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廓再造
数字化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
手术仿真
教学
摘要:
背景: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手术是治疗小耳畸形的主要方法,但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手术十分复杂,对术者要求极高,需要经过长久训练才能培养出一位成熟的耳廓再造医生。因此,建立系统化的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模拟训练系统对整形外科专科医生培养及提高整形外科研究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本文旨在设计开发一种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耳廓再造模拟训练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评估。方法:1.基于三维重建和3D打印技术,设计并研制了新型耳廓再造模拟训练系统。2.设计耳廓再造模拟训练系统的运用方法。3.选择36名无耳廓再造手术基础志愿者(外科学临床规范化培训学员)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教学实验,实验组运用耳廓再造模拟训练系统进行教学和练习,对照组运用书本、PPT、手术视频和胡萝卜进行教学和练习,对模拟系统教学效果进行初步评估,采用相关和独立非参数检验进行组间和组内数据分析,进行有效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结果:1.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了耳廓再造模拟训练系统:模拟系统包括(1)掏空耳颞区的头面颈模型;(2)左右有耳耳颞区圆柱体;(3)左右无耳耳颞区圆柱体;(4)第6、7、8、9肋模拟肋软骨;(5)不同厚度的模拟皮肤;(6)负压及压力测量系统。2.制定了针对耳廓再造手术教学的标准流程,包括术前沟通、术中操作、术后沟通护理等。3.实验组干预前(ICC=0.960,P<0.001)和干预后(ICC=0.971,P<0.001)两评分者的组内评分一致性均较好,对照组干预前(ICC=0.896,P<0.001)和干预后(ICC=0.926,P<0.001)两评分者的组内评分一致性均较好。两组干预前测试分数理论部分[8.00(4.75,11.25)vs 5.50(3.75,12.25);P=0.668]和设计部分[2.00(0.00,4.25)vs 1.00(1.00,2.25);P=0.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干预后两组分数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干预前后理论测试分数[8.00(4.75,11.25)vs 16.50(13.00,19.25);P<0.001]和设计测试分数[2.00(0.00,4.25)vs 7.00(6.00,10.00);P<0.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理论测试分数[5.50(3.75,12.25)vs 11.00(9.50,16.25);P<0.001]和设计测试分数[1.00(1.00,2.25)vs 5.00(3.75,6.00);P<0.001],但实验组改善更为显著,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参与者调查结果显示模拟系统更具有刺激性(P<0.001),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P<0.001),能使他们更好地学习主题内容(P<0.001),其思路更清晰(P<0.001),是一种更有效的外科技能教学方法(P<0.001),所有的参与者都倾向于向其他人推荐该模拟系统(P<0.001)。结论:1.本研究基于数字化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耳廓再造模拟训练系统,包括:耳廓定位、耳片制作、术中耳廓支架雕刻、再造耳一、二期支架放置以及术后形态和位置评价分析。2.该系统在利用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培训中能辅助教师更系统的进行教学授课,教学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