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跨文化敏感度
文化图式理论
跨文化交际
初中英语教学
摘要:
进入21世纪,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这种联系体现在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为了适应文化融合现象日益突显的社会生活,个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至关重要。跨文化敏感度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它能显示交际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以及在跨文化交际时适应文化差异的自觉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因此,文化差异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从认知角度看,文化差异的学习是学生对现有文化图式增加、修改、调整以及构建新文化图式的过程。可见,文化图式渗透于文化差异的学习中,渗透于提升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英语教学中。目前,国内外有关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的受试者主要集中于大学生、教职工等群体,以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较少,因此,作者基于文化图式理论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本论文的两个研究问题是:(1)基于文化图式理论的英语教学是否能够提升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其中的哪些因素显著提高?(2)学生对基于文化图式理论的英语教学持何种态度?
作者在广东省佛山市某一初中进行了14周教学实验,实验班有51名学生,对照班有49名学生,实验班采用基于文化图式理论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对照班继续采用原先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前测和后测中采用的问卷是程国明(2000)提出的跨文化敏感度的量表,教学实验后,在实验班学生中随机选取4位参与者进行访谈。
通过对量表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文化图式理论的英语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其中,跨文化敏感度中的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和交际愉悦感三个因素显著提升。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作者发现学生对基于文化图式理论的英语教学持积极的态度。
根据研究结果,作者分别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探讨了文化学习的启示及基于文化图式理论进行英语教学的启示,主要涵盖了情感、认知和行为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包括重视文化学习心态,重视文化差异的学习及文化学习方法的掌握以优化文化图式,重视跨文化交际情境中的交流互动以不断调适行为。最后,作者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一些建议,希望进一步完善这类研究,使得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