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字监控
网球
Tabata训练法
高校运动员
体能训练
摘要: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标志着体育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文件中明确要求“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提升数据管理与分析、信息情报收集与处理的水平,针对体能训练、机能监控、伤病防治等领域,展开科研攻关。”换言之,即促进传统竞技训练向数字化训练转型升级,提高训练过程和状态监控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2023年,我国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获得ATP世界巡回赛男单冠军,创造了中国大陆男网历史,且网球运动已在全国第17届学生运动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之一。目前,参加比赛的学生网球运动员呈正增长趋势,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在网球运动发展中也愈发重要。与此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网球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国外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网球比赛因为具有时间长、强度大的特点,因此对参与者的体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国内对体能训练的忽视是影响训练效果与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国内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体能作为竞技能力的根本保障,引入数字技术,可以为高水平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精准监控。本文将Tabata训练法运用在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使用实验法且采用数字化设备(智能手表)对受试者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受试者体能测试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并给出建议,旨在为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对使用了Tabata训练法的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对象为大学网球代表队队员共计20名,男14名女6名,随机平均分组,实验组队员采用Tabata训练法进行体能训练,对照组队员继续使用传统体能训练。分组后在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二分之一体重卧推、二分之一体重卧拉、二分之一体重半蹲、关闭式站位正手投掷实心球、关闭式站位反手投掷实心球、5m冲刺跑、10m冲刺跑、20m冲刺跑、六边形跳、伊利诺斯灵敏跑和yoyo耐力跑等11项的体能测试指标。通过8周的干预实验后,再次进行11项指标测量。通过实验前后的数据对比,利用SPSS对实验结果进行t检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力量方面:实验组实验前后二分之一体重半蹲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四个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速度方面:实验组实验前后“5m冲刺跑”和“10m冲刺跑”的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20m冲刺跑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灵敏方面:实验组实验前后灵敏的两个指标均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耐力方面:实验组实验前后耐力的指标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经过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1.通过8周的Tabata训练的实验干预,高校高水平网球运动员实验组的各项指标相对于对照组的变化率更为明显。2.本研究实验组队员采用的是Tabata训练法,一轮4分钟,大间隙2分钟,总共10分钟。在训练时间上面来看,Tabata训练对比传统训练更高效省时。3.本研究在“5m冲刺跑”“10m冲刺跑”和“二分之一体重半蹲”三个指标上并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建议:1.在网球运动中,根据实际训练的需要,为保证训练的效果,教练员可以在传统训练基础上与Tabata训练相结合,在实现训练目的的前提下对训练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2.普通体能水平人群不能因为Tabata训练法的高效省时从而盲目使用,建议可以先使用中低强度HIIT训练,有一定体能素质基础后再进行Tabata训练。3.使用Tabata训练法时,可酌情将实验周期延长以达到更好地训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