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礼貌原则
言语行为
上下级关系
跨文化交际
摘要:
本实践报告是根据笔者在广州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科担任为期半年的翻译的实践经验而作。本实践报告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中日两国言语行为差异带来的跨文化交际问题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并结合礼貌原则对出现的实例进行具体分析和对策探讨。
在实践过程中笔者主要负责日方上级和中方下属的沟通交流工作。实践形式以会议口译、现场口译和陪同口译为主。在此过程中发现中日双方在言语行为的表达上存在许多差异,且此类差异非常容易造成双方误解、引起双方矛盾,甚至导致中日双方在工作期间因此引发摩擦或冲突。在此背景下,为推进会话顺利进行,口译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针对言语行为差异带来的问题,笔者以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将出现的问题分为请求、道歉和配虑三大类,并结合礼貌原则对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在请求场景下,需要充分考虑目的语和听众的习惯。当听众是中国人时,应结合礼貌原则将命令型的原文译为委婉的委托表达。道歉场景下,当听众是日本人时,在口译时需要首先考虑言语上的道歉行为。配虑场景下,当中国人是听众时,面对日方的口不择言,口译员要在遵从中国习惯的前提下进行翻译。
目前,结合礼貌原则对中日两国言语行为进行分析的研究不在少数,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的口译活动中结合礼貌原则进行分析,特别是中日互译的相关研究还尚待发现。本实践报告将对此进行研究分析,希望通过本实践报告为口译员在今后特定场景下快速找到解决策提供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