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企业环保支出
政府补偿
融资效应
生产效应
环境溢出效应
摘要:
生态环境如水,经济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奇迹,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在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就的背后,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诸多弊端不断显现。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当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的严重问题。如何有效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二者间的关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也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主体,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企业也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主体,据统计,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占80%,按“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企业理应承担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而环保支出是企业履行这一环境责任的重要举措。但在实践中,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且环境治理具有正外部性,加上企业环保支出会占用大额现金流、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高以及经济效益低等特点,使得企业认可环保支出行为对改善环境质量的益处,但不愿意为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付诸行动,以上因素降低了企业开展环境治理的意愿。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目标极具挑战性,需要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智慧和力量共同行动。尤其解决企业环保投入不足、提高企业开展环境治理的动机,政府“扶持之手”加以引导尤为重要。政府补偿是以政府机构为主体的经济性激励措施,是政府为减少企业污染、推动环保技术进步的一种补偿机制,主要通过各类环境政策工具得以实现,比如财政转移支付、税费手段、专项资金补贴、融资倾斜等。企业环保支出与政府补偿机制两者是否能形成有效地“联动机制”,在企业融资、生产以及污染减排等方面产生良好的效果,是本文重点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融资视角、生产视角和环境视角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逻辑框架。具体来说:首先,环保支出作为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重要举措,传递了企业绿色化生产与经营的信号,构建了绿色声誉并树立了企业社会形象,同时体现了对利益相关者负责任的态度,改善了企业在融资活动中的表现,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外部资金支持;其次,企业因环保行为获得了更多的外部资金支持,可以通过设备的购置与升级、绿色技术研发、人员雇佣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最优的生产决策,改善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的表现;最后,企业环保支出带来的最直观且最重要的后果是对环境的改善。企业环保支出除了能改善自身环境表现外,由于该行为具有“正外部性”,同时也会使其他经济主体受益,即改善其他经济主体在环境活动中的表现。基于此,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按《企业会计准则》对环境成本的核算要求将企业环保支出区分为环境资本化支出、环境费用化支出两类,探讨不同类型企业环保支出对融资效应、生产效应和环境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同时,考察了环保补贴、绿色信贷等政府补偿手段发挥的调节作用。本文极大程度丰富了企业环保支出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选择科学适当地环境治理策略提供依据。同时为政府制定和完善环境政策工具,有效发挥政府“扶持之手”的作用,引导企业开展环境治理提供启示与借鉴。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以及本文的贡献与创新。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关于企业环保支出研究、政府补偿作用结果研究、企业融资效应影响因素研究、企业生产效应影响因素研究、企业环境效应影响因素研究等与本文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并进行述评。第三章是理论基础与制度背景。在理论基础层面,对政府补偿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外部性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波特假说理论等进行阐述,并强调上述理论在本文研究情境中的运用。在制度背景层面,通过搜集中国污染物排放数据分析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状况,梳理了中国环境管制制度、环保补贴和绿色信贷等政府补偿制度,对政策工具的具体内容与变化进行解读。第四章是概念界定、特征与现状分析。首先,明确了企业环保支出的定义与分类、突出在不同情境下企业环保支出的分类特征与分布特征。其次,明确了政府补偿的概念并对政府补偿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说明。第五章是企业环保支出与融资效应。具体来说,检验了企业环保支出对融资成本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同时考察了政府补偿方式的调节作用。第六章是企业环保支出与生产效应。具体来说,检验了企业环保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同时考察了政府补偿方式的调节作用。第七章是企业环保支出与环境溢出效应。具体来说,检验了企业环保支出对同行业其他企业污染排放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同时考察了政府补偿方式的调节作用。同时,在进一步检验中考察了企业环保支出的环境溢出效应在企业产品市场地位、行业竞争程度等不同的外部情境下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第八章是研究结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