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战略变革
沉淀性冗余资源
企业绩效
资源型企业
摘要:
本文以我国资源型企业实施战略变革对绩效的影响为研究主线,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对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文献与相关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源型企业发展现状,将战略变革、企业绩效与沉淀性冗余资源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深入探究战略变革对资源型企业绩效可能存在的影响,以及沉淀性冗余资源在两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力图为我国资源型企业合理实施战略变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绩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进一步丰富了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研究体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首先,简要说明了资源型企业、企业绩效、战略变革以及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相关概念,阐述了战略管理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新资源基础观、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并根据本文研究内容从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战略变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沉淀性冗余资源的经济后果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为本文研究战略变革对资源型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和文献支撑。综合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变革和转型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其中战略变革被认为是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摆脱发展困境的重要手段,但关于战略变革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尤其是针对资源型企业的相关研究更为缺乏。据此,本文以资源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战略变革与企业绩效的理论框架,从当期影响、滞后影响和调节效应几个方面分析了战略变革对资源型企业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
其次,在理论分析框架下,选取了571家中国资源型上市企业共3006条数据作为样本,构建了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战略变革对资源型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以及沉淀性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资源型企业实施战略变革会降低当期企业绩效,而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战略变革对绩效具有提升作用;沉淀性冗余资源能调节战略变革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可同时抑制当期战略变革对绩效的阻碍作用和滞后一期战略变革对绩效的提升作用。此外,通过替换战略变革测度方法和企业绩效的代理变量以及使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对计量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
最后,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企业规模和处于不同产业链位置的资源型企业进行了分组回归,探讨资源型企业实施战略变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战略变革存在较高惰性,变革水平较低,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战略变革对当期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大规模企业由于组织结构臃肿、内部协调成本高等原因,实施战略变革会带来更高的变革成本,当期战略变革对绩效的负向影响相对于小规模企业更为显著,但同时大规模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明显高于小规模企业,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战略变革对绩效的提升作用高于小规模企业;产业链前端资源型企业创新基础薄弱,沉淀成本高,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战略变革给绩效带来的影响不显著,而产业链后端资源型企业创新能力和资源流动性相对较强,实施战略变革对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综合研究表明:资源型企业实施战略变革对绩效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当期战略变革会降低资源型企业当期绩效,而滞后一期和滞后两期的战略变革对资源型企业当期绩效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通过实施战略变革提升企业绩效是可行之路,但在不同产权性质、不同企业规模和不同产业链位置的资源型企业中,战略变革对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沉淀性冗余资源具有缓冲作用,能降低当期战略变革对资源型企业的负向影响,同时沉淀性冗余资源具有灵活性差的特点,不利于资源的重新配置,会降低滞后一期战略变革对资源型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据此研究结果,从提高战略变革程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重视人才引进以及加大企业内部资源的搜寻与开发等当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丰富战略变革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经验证据,更好地指导资源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