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化检验
肝硬化
肝炎
恩替卡韦
胆碱酯酶
摘要:
目的 探析生化检验在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4年3月石城县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55名于医院进行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生化检验。对比肝硬化患者及健康人群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γ-G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差异,并对比不同类型肝硬化的生化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Alb、CHE]差异,探讨生化指标与肝硬化病程间的相关性。同时将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10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恩替卡韦干预组(9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Alb、ALT、CRP)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CHE、Alb、T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P、ALT、AST、γ-GT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0例肝硬化患者中,病毒性肝硬化占比31.67%(19例),肝炎性肝硬化占比68.33%(41例)。肝炎性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硬化患者的PCT、Alb及CH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PCT、Alb及CHE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恩替卡韦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Alb、AL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恩替卡韦干预组Alb水平高于常规治疗组,ALT、CRP水平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指标检验可作为临床诊断肝硬化的重要诊断依据,同时PCT、Alb及CHE水平可反映患者病程,对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实施恩替卡韦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其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