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脑炎
鉴别诊断
亚型
摘要:
目的: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指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一种脑炎,是由脑实质的炎性病变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在AE合并恶性肿瘤时,称为副肿瘤性AE。《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将AE分为3大类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脑炎、边缘性脑炎以及其他AE综合征。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依据抗原位置和致病机制的不同将AE分为抗神经元胞内抗原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gainst intraneuronal antigens,AEAIA)和抗神经元表面抗原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 against neuronal surface antigens,AEASA)两大类。两种类型AE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脑脊液生化等结果相似,为临床工作带来了较大困扰,更影响诊疗方案的制定,因此本研究收集并总结分析了我院两种抗体相关脑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两种脑炎进行比较,以帮助人们提高对上述两种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认识,并探索将脑脊液指标作为AEAIA和AEASA鉴别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为这两种脑炎的早期鉴别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方法:1、收集自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的AE患者,将2022年版《中国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治专家共识》(简称《共识》)作为诊断标准。共纳入146名患者,包括AEAIA组38名、AEASA组108名。收集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住院时长、是否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ICU入住天数、是否进行气管插管,经过免疫治疗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和临床表现等资料,收集血常规、生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脑脊液化验等结果、头核磁(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脑电图进行分析比较。m RS≤2分定义为功能良好,m RS>2分定义为功能欠佳。2、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探讨脑脊液压力、蛋白、白细胞数,氯和糖含量等单项指标和联合指标在AEAIA和AEASA鉴别诊断的效能。3、使用SPSS 26.0软件分析比对两组间的指标。使用Origin 2022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P<0.05视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AEAIA组和AEASA组的临床特征分析(1)AEAIA组以Hu和抗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脑炎发生率最高,AEASA组以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 inactivated protein 1,LGI1)、抗NMDAR和抗γ-氨基丁酸B型受体(γ-aminobutyric acid-B receptor,GABABR)脑炎发生率最高。(2)AEAIA组发病年龄、脑脊液中蛋白含量、蛋白/白细胞比值、蛋白/糖比值、蛋白/氯比值、免疫球蛋白Ig G含量比AEASA组高,但血液淋巴细胞计数,脑脊液氯含量、经过免疫治疗后出院时m RS≤2的比例较AEASA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EAIA组出现头晕、肢体无力、体重变化、不自主运动、合并肿瘤及走路不稳的比例较AEASA组高,癫痫发作的比例较AEASA组低,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间的多次住院比例、住院天数、性别、发热、头痛、记忆障碍、睡眠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幻觉、脑脊液压力、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和糖含量、血液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CRP、PCT、尿素氮、血肌酐、D-二聚体、肝功、尿酸、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叶酸、甲状腺功能(甲功)、肿瘤标志物、血沉、脑电图和头MRI异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脑脊液指标在鉴别诊断AEAIA与AEASA的效能分析(1)在单个指标进行两组鉴别诊断时,脑脊液蛋白/糖比值和脑脊液蛋白/氯比值的价值较高。应用脑脊液蛋白/糖比值时AUC值为0.76(95%CI 0.68-0.83),P<0.05,灵敏度为72.93%,特异度为70.40%;应用脑脊液蛋白/氯比值进行鉴别诊断时,AUC值为0.76(95%CI 0.69-0.84),P<0.05,灵敏度为82.09%,特异度为57.41%。(2)使用联合指标进行两组鉴别诊断时,脑脊液白细胞联合蛋白/氯比值和脑脊液氯含量联合蛋白/糖比值时价值较高。应用脑脊液白细胞联合蛋白/氯比值进行鉴别诊断时,AUC值为0.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