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不孕患者
创伤后成长
创伤后应激障碍
家庭关怀
生育压力
依恋风格
积极自我同情
消极自我同情
摘要:
目的:调查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治疗的不孕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PTG)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症状特点及共存现状,同时基于生活危机与个人成长模型探讨个人因素(生育压力、依恋风格、自我同情)和环境因素(家庭关怀)对不孕患者PTG和PTSD的影响及作用路径,为改善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支持。方法:利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山东省济南市某生殖医院选取符合纳入标准并自愿参与本研究的846名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为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不孕症生育压力量表、成人依恋量表、自我同情量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量表。采用SPSS25.0、R4.0.2和AMOS25.0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单因素分析、网络分析、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结果:1.不孕患者PTG、PTSD的得分及共存网络结构特点不孕患者PTG得分为(57.06±15.10),有47.9%的患者表现出中高水平的成长;不孕患者PTSD得分为(32.45±12.55),达到临床意义水平者占23.6%。相关分析显示,不孕患者的PTG和PTSD显著负向关联(r=-0.153,P<0.01)。网络中心性分析显示,“肯定自我能力”、“重视人际关系”、“灵性理解增加”是PTG网络中最核心的三个条目,“回避创伤相关想法”、“注意力难以集中”、“回避创伤提示活动”是PTSD网络中最核心的三个症状。网络桥接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PTG-PTSD网络中有七个关键的桥梁节点,分别是“事件优先级改变”、“理解他人痛苦”、“闯入性思维”、“情感疏离”、“自我力量增强”、“创伤相关遗忘”和“情绪反应”。这说明了 PTG和PTSD的共存现象。2.不孕患者PTG、PTSD与家庭关怀、生育压力、依恋风格和自我同情的相关分析相关分析表明,不孕患者的PTG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负相关(r=-0.253和-0.136,均P<0.01),与家庭关怀、积极自我同情呈正相关(r=0.266和0.431,均P<0.01)。不孕患者的PTSD与生育压力、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消极自我同情呈正相关(r=0.412~0.624,均P<0.01),与家庭关怀、积极自我同情呈负相关(r=-0.349和-0.289,均P<0.01)。3.不孕患者PTG、PTSD与相关因素的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以不孕患者的PTG、PTSD为因变量,将有意义的一般人口学资料纳入回归方程第一层,将家庭关怀、生育压力和依恋风格纳入回归方程第二层,将自我同情纳入回归方程第三层。分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关怀(β=0.135,P<0.001)、依恋回避(β=-0.136,P=0.001)、积极自我同情(β=0.381,P<0.001)对不孕患者PTG有显著预测作用。生育压力(β=0.409,P<0.001)、依恋焦虑(β=0.135,P<0.001)、积极自我同情(β=-0.107,P<0.001)、消极自我同情(β=0.235,P<0.001)对不孕患者PTSD有显著预测作用。4.基于不孕患者PTG、PTSD为平行因变量的结构方程分析基于PTG、PTSD在网络中的共存性,本研究构建以PTG、PTSD为平行因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关怀和依恋回避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不孕患者的PTG(β=0.129和-0.161,均P<0.01),还可以通过积极自我同情间接影响PTG(β=0.094和-0.066,均P<0.05);家庭关怀和依恋回避可以通过积极自我同情间接影响PTSD(β=-0.026和0.018,P<0.05);生育压力和依恋焦虑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不孕患者的PTSD(β=0.477和0.099,均P<0.05),还可以通过消极自我同情间接影响PTSD(β=0.038 和 0.118,均 P<0.01)。结论:1.不孕患者的PTG和PTSD是共同存在的非独立的创伤后心理反应。2.家庭关怀、积极自我同情是不孕患者PTG的保护因素,依恋回避是PTG的危险因素。积极自我同情是不孕患者PTSD的保护因素,生育压力、依恋焦虑和消极自我同情是PTSD的危险因素。3.积极自我同情可以部分中介家庭关怀、依恋回避对不孕患者PTG、PTSD的影响,消极自我同情可以部分中介生育压力、依恋焦虑对不孕患者PTSD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