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快速恐惧泛化
慢性疼痛
创伤后应激障碍
NMDAR/CaMKⅡ
氯胺酮
摘要:
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由于巨大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后导致的延迟出现和长时间维持的精神障碍。恐惧记忆调节异常是PTSD的重要临床表现,其中恐惧记忆的泛化是PTSD的重要特征。慢性疼痛与PTSD具有典型的共病特征,据临床统计表明,在慢性疼痛患者中,PTSD的发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此外,慢性疼痛与恐惧记忆存在大量共用脑区,多个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分子都参与了慢性疼痛与恐惧记忆,表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慢性疼痛合并PTSD比单纯患PTSD的症状更重,更难治疗。但慢性疼痛是否在PTSD发病中起作用,以及作用机制如何,目前尚不清楚。鉴于恐惧记忆泛化在PTSD中的重要作用,本课题拟研究慢性疼痛对恐惧记忆泛化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使用6-8w雄性健康C57/BL6小鼠,在小鼠左侧后肢行保留性神经损伤手术(spared nerve injury,SNI)以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慢性疼痛对恐惧记忆泛化的影响。取80只小鼠随机分为近期时间点(训练后24小时)的T-Ctx-sham组、T-Ctx-SNI组、N-Ctx-sham组、N-Ctx-SNI组,远期时间点(训练后14天)的T-Ctx-sham组、T-Ctx-SNI组、N-Ctx-sham组、N-Ctx-SNI组,每组各10只。两个时间点的T-Ctx-SNI组和N-Ctx-SNI组在左侧后肢行保留性神经损伤手术,T-Ctx-sham组和N-Ctx-sham组行切开缝皮手术。各组小鼠于造模后第11天进行Fear conditioning实验,用凝滞时间表达小鼠的恐惧水平。第二部分,探讨SNI诱发的快速恐惧记忆泛化是否受小鼠运动能力和焦虑样情绪的影响。20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和SNI组,每组10只。SNI组行保留性神经损伤手术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SNI)模型,两组小鼠于造模后第11天进行旷场实验,测试小鼠的运动能力和焦虑样行为。第三部分,探讨慢性疼痛引起快速恐惧记忆泛化的分子机制。80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SNI组,SNI+NS组,SNI+DMSO组,SNI+DMSO+Corn oil组,SNI+NVP组,SNI+RO组,SNI+KN组,共八组,每组10只。SNI组,SNI+NS组,SNI+DMSO组,SNI+DMSO+Corn oil组,SNI+NVP组,SNI+RO组,SNI+KN组小鼠行保留性神经损伤手术(SNI)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SNI+NS组,SNI+DMSO组,SNI+DMSO+Corn oil组,SNI+NVP组,SNI+RO组,SNI+KN组于造模后第3天,对小鼠进行脑立体定位埋管,埋管后小鼠至少适应一周。在进行Fear conditioning实验前半个小时,在小鼠右脑ACC区域分别注射各个药物溶液,RO 25-6891(1μg/0.5μl,溶于生理盐水),NVP-AAM077(2.5μg/0.5μl,溶于DMSO),KN 62(1μg/0.5μl,溶于DMSO和玉米油)。每组10只做行为学,于造模后第11天进行Fear conditioning实验。再取32只小鼠,分为SNI组和sham组,每组16只。每组取12只小鼠在造模后第11天取右侧ACC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参与SNI疼痛过程相关蛋白(NR2A,NR2B和CaMKⅡ)的表达。其余每组小鼠在造模后第11天取小鼠全脑组织进行冰冻切片,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ACC中相关蛋白(NR2A,NR2B和CaMKⅡ)的表达。第四部分,探讨氯胺酮能否缓解慢性疼痛诱发的快速恐惧记忆泛化。104只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SNI组,SNI+NS组,SNI+K组四组,每组26只。SNI组,SNI+NS组,SNI+K组小鼠行保留性神经损伤手术构建神经病理性疼痛(SNI)模型。造模后11天,每组取10只进行行为学实验,SNI+K组小鼠在造模后第11天腹腔注射30mg/kg的氯胺酮,在SNI+NS组小鼠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给药后半小时进行Fear conditioning实验。每组取12只小鼠在造模后第11天取右侧ACC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CC中CaMKⅡ的表达。其余每组小鼠在造模后第11天取小鼠全脑组织进行冰冻切片,采用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ACC中CaMKⅡ的表达。结果:(1)第一部分:与sham组相比,SNI组小鼠在造模后1,3,5,7,10天的MWT(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降低(P<0.05),说明SNI模型造模成功;在远期时间点时,在新环境中的N-Ctx-sham组和N-Ctx-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