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肺腺癌
同时多原发
肺转移
CT
鉴别诊断
摘要:
目的 分析CT对同时多原发肺腺癌(MPLAs)与肺腺癌伴肺内转移(IPMs)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肺腺癌患者,根据组织学评估标准将入组患者分为原发组(MP LAs患者,n=64)和转移组(IPMs患者,n=39),比较两组影像配对类型,分析两组主病灶和伴随病灶的CT表现(大小、磨玻璃成分、形态、分叶、边界、毛刺、空泡征、胸膜牵拉和胸膜贴邻),分析不同磨玻璃结节和实性结节数量与多发性肺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结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分为MPLAs和IPMs,分别纳入原发组(n=64)和转移组(n=39),两组间纯磨玻璃结节(pGGN+pGGN)、纯磨玻璃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pGGN+mGGN)、混合磨玻璃结节(mGGN+mGGN)、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mGGN+SN)、均为实性结节(SN+SN)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组病灶多数含有磨玻璃成分,转移组均含有SN;转移组主病灶总体长径、实性成分长径大于原发组主病灶(P<0.05),两组主病灶磨玻璃成分、贴邻胸膜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原发组伴随病灶70个,转移组伴随病灶43个,转移组伴随病灶总体长径小于原发组,实性成分长径大于原发组主病灶(P<0.05),两组伴随病灶磨玻璃成分、形态、分叶、边界、空泡、胸膜牵拉、贴邻胸膜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实性病灶、主病灶贴邻胸膜、肺腺癌伴肺内转移为多发性肺腺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T的影像学特征可用于鉴别MPLAs和I P Ms,M PL As以含磨玻璃成分的病灶多见,IPMs以实性成分病灶为主,实性成分、主病灶贴邻胸膜、肺腺癌伴肺内转移为多发性肺腺癌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