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危妊娠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摘要:
高危妊娠是指可能危害母婴健康或导致围产期预后不良的妊娠,包括妊娠期间发生合并症或并发症和存在其他高危的致病因素,高危妊娠是引起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在漫长的妊娠过程中,高危妊娠孕妇不仅需要适应日渐加重的生理负荷,也承担着由高危妊娠导致的可能发生的胎儿发育不良、早产及各类新生儿疾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围产期创伤后应激障碍(perinat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PTSD)是指因经历妊娠分娩而引起的压力性障碍,是一种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相关的调节应激反应,以创伤再体验、回避麻木和警觉性增高症状为代表。围产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众多,深入了解高危妊娠孕妇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是针对性开展围产期心理干预措施的前提。目前国内仅为数不多的研究调查了普通产妇及新生儿患儿母亲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调查时间集中为产后阶段,而对于由高危妊娠引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研究仍未见报道,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及模式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从“生育创伤”角度出发,旨在通过横断面研究调查高危妊娠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明确高危妊娠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构建高危妊娠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制定围产期心理干预方案、满足高危妊娠孕妇母婴心理卫生保健需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文献回顾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构建高危妊娠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4月-9月进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科待产的401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SC,EPQ-RSC)、妊娠压力量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s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状态焦虑问卷(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CSQ)和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高危妊娠孕妇进行调查,获得高危妊娠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际数据。使用Epidata 3.1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AMOS 21.0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构建和验证,并根据实际数据分析对假设模型进行拟合、判别和修正。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401份,其中有效问卷382份,问卷有效率为95.3%。本研究中,高危妊娠孕妇PTSD 阳性率为15.49%,排名前十的条目中以警觉性增高症状占比最多,其次是创伤再体验症状;一般资料中,低学历、非独生女、无固定工作、经产妇、双胎、存在疾病史和创伤史、以及睡眠质量不满意的孕妇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较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分精神质、N分神经质、妊娠压力、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消极应对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呈正相关,E分外倾性、积极应对、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呈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中,妊娠压力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总效应0.554,直接效应0.503,间接效应0.052);疾病不确定感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总效应0.259,直接效应0.099,间接效应0.259);焦虑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总效应0.183;消极应对能够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总效应0.282,直接效应0.157,间接效应0.125);N分神经质能够直接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总效应0.466,直接效应0.121,间接效应0.345);E分外倾性通过妊娠压力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间接负向效应,总效应-0.101;社会支持通过疾病不确定感和妊娠压力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间接负向效应,总效应-0.154。结论:高危妊娠孕妇具有一定的创伤后应激障碍阳性率,核心症状以警觉性增高和创伤再体验症状为主。N分神经质、妊娠压力、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消极应对对高危妊娠孕妇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显著性直接作用,此外,妊娠压力能够通过焦虑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的间接作用;疾病不确定感能够通过妊娠压力、焦虑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的间接作用;消极应对能够通过妊娠压力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的间接作用;N分神经质能够通过疾病不确定感、焦虑和消极应对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间接作用;E分外倾性通过妊娠压力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产生间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