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直视下活检
胆管狭窄
细胞刷检
非典型诊断
超细活检钳
诊断灵敏度
摘要: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非直视下活体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在鉴别胆管良恶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1月14日至2022年6月2日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RCP非直视下活检的194例胆管狭窄患者。根据病理结果诊断为阳性(恶性)、阴性(良性)、可疑(不确定),可疑类别进一步分为非典型和可疑恶性。运用Kappa一致性分析和卡方检验比较ERCP非直视下活检、胆管细胞刷检,以及同时接受ERCP非直视下活检和胆管细胞刷检的诊断一致性。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非典型与可疑恶性的RR值。结果共189例患者行ERCP非直视下活检,活检结果阳性88例、可疑30例、阴性71例,可疑分类中非典型23例、可疑恶性7例。共148例患者同时接受ERCP非直视下活检和胆管细胞刷检,胆管细胞刷检结果阳性18例,可疑69例、阴性61例,可疑分类中非典型43例、可疑恶性26例。Kappa检验结果显示,ERCP非直视下活检与胆管细胞刷检的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0.267,P<0.001);ERCP非直视下活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高于胆管细胞刷检[76.1%(67/88)比21.6%(1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9,P<0.001),而特异度比较[81.7%(49/60)比78.3%(47/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非直视下活检与同时接受ERCP非直视下活检和胆管细胞刷检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21,P<0.001),后者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为79.5%(70/88),特异度为86.7%(52/60),与ERCP非直视下活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ERCP非直视下活检,活检标本数>3块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活检标本数≤3块(85.1%比67.6%、96.1%比78.6%、86.5%比7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3、9.05、3.92,P=0.031、0.003、0.048)。胆管上中段与胆管下段部位活检诊断胆管恶性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CP非直视下活检的可疑结果中,以良性为参照,非典型、可疑恶性的RR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7.4(2.9~18.8)、12.2(5.0~29.9)。胆管细胞刷检的可疑结果中,以良性为参照,非典型、可疑恶性的RR值(95%置信区间)分别为3.0(1.8~5.0)、4.4(2.8~6.9)。结论经ERCP非直视下活检的诊断价值优于胆管细胞刷检,增加活检标本数、改善操作手法可进一步提高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将可疑的病理结果进一步分类更有利于临床医师制定后续的随访策略和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