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髓鞘碱性蛋白
海马
前额叶皮质
小鼠
摘要:
目的探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小鼠行为学及海马、前额叶皮质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方法32只清洁级雄性C57BL/6J小鼠按照体质量相匹配方法分为对照组和PTSD 3 d组、PTSD 7 d组和PTSD 14 d组,每组8只。PTSD 3 d组、PTSD 7 d组和PTSD 14 d组小鼠分别在造模后3 d、7 d、14 d处死。PTSD组小鼠采用条件性足部电击和单次延长刺激来制备PTSD动物模型。通过旷场实验(OFT)检测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反应。通过小鼠穿梭被动回避实验进行电击刺激训练和记忆保持测试。通过髓鞘染色观察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的髓鞘形态学变化。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MBP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8.0.2和SPSS 25.0软件分析实验数据和作图,行为学和分子指标数据的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MBP蛋白相对表达量与行为学指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行为学结果:各组小鼠旷场实验活动总路程、平均速度、不动时间和进入中央区域次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72,16.74,7.37,5.93,均P<0.05)。PTSD 3 d、7 d、14 d组活动总路程、平均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在小鼠穿梭被动回避实验中,各组小鼠活动总路程、平均速度、进入暗箱次数和活动时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78,55.47,9.07,24.88,均P<0.05)。PTSD 3 d组和PTSD 7 d组小鼠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和PTSD 14 d组(均P<0.05)。(2)髓鞘染色显示,各组小鼠海马CA1区和前额叶皮质髓鞘染色面积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7,5.77,均P<0.05)。PTSD 3 d组小鼠海马CA1区和前额叶皮质髓鞘染色面积[(123.30±11.62)μm^(2),(119.50±9.26)μm^(2)]均低于对照组[(153.00±2.61)μm^(2),(154.80±12.40)μm^(2),均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各组小鼠海马和前额叶皮质组织MBP的表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15,5.28,均P<0.05)。PTSD 3 d组(0.89±0.07)、PTSD 7 d组(0.90±0.14)和PTSD 14 d组(0.85±0.13)小鼠海马组织MBP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1.17±0.02)(均P<0.05)。PTSD 3 d组(0.73±0.16)和PTSD 7 d组(0.70±0.12)前额叶皮质MBP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0.94±0.04)(均P<0.05)。(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组小鼠海马CA1区和前额叶皮质MBP阳性细胞计数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2,21.81,均P<0.05)。PTSD 3 d组[(187.10±1.12)/mm^(2)]和PTSD 7 d组[(193.10±2.18)/mm^(2)]小鼠海马组织MBP阳性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204.80±3.25)/mm^(2)](均P<0.05)。PTSD 7 d组前额叶皮质MBP阳性细胞计数[(183.90±1.71)/mm^(2)]低于对照组[(191.60±1.04)/mm^(2),P<0.05]。结论PTSD模型小鼠出现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和前额叶皮质出现髓鞘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