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审判权独立行使
法院
司法改革
摘要:
如今的中国,正值社会深刻转型之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需重新构建、社会价值观需要新立,各种社会矛盾亦需尽快解决,种种要求,使司法权的行使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即为人民法院是否能够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这决定着能否在全社会重新树立起司法权威,让公众信任司法。自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来,保障人民法院能够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成为此次改革过程中的焦点,亦成为党和政府重点的研究方向。在分析内外因素对审判权行使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之上,我国司法界不断地对审判制度进行着革新,但因之前长期存在的司法思维及习惯,司法改革进展缓慢,在现实中仍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实践中各种因素阻碍着人民法院审判权的行使,譬如司法地方化、司法行政化、我国法官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以及法官保障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故改革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因此,在探讨如何更好保障审判权行使的问题上,本文首先研究了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更贴近我国国情地对审判权独立行使之意义、内涵进行深入探讨,以现阶段的司法实践与改革措施的优点与弊端为出发点,提出自已的见解与建议,包括加强民众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观念的教育,正确认识人大监督、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官考评机制,以期探寻现阶段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现实途径。当然,审判权独立行使涉及到多方面,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共同发力,这个目标才能最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