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劳动投资效率
劳动力结构升级
劳动收入份额
融资约束
摘要:
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源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在岁月的长河里,经过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革,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我国也紧随国际步伐,积极践行社会责任。2006年实施的《公司法》明确提出,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同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颁布了《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作为我国首个由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规范,向市场释放了我国政府提倡和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号。2008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出台了关于强制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规定,要求在沪市A+H股、上证企业治理板块、金融板块的上市公司,以及在深市深证100指数的上市公司,随年报一同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同时鼓励其他企业也进行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强制披露的要求,更加推动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进程。之后我国还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政策,不断补充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规范。2020年最新颁布的《民法典》在法律上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法定责任,加强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力度。在如今全球化背景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大趋势。现代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不再是讨论要不要履行,而更多地关注于作为企业必须应尽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劳动力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也一直是劳动力大国。但近几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跌,2020年中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与2010年相比减少452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6.8个百分点。中国老龄化加剧,适龄劳动力人口加速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用工荒”问题凸显,导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急剧上涨。因此,企业如何实现劳动力投资,对于企业个体的发展,乃至全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考虑到在经典财务理论框架中,投资决策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路径,因而大量研究关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但此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社会责任对企业固定资产(曹亚勇等,2012;刘岚和王倩,2016)及无形资产(朱永明和刘敏,2019)投资行为的作用,对于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劳动力投资却缺乏关注。资本投资与劳动力投资具有联系和区别,从市场发展和分工来看,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都需要劳动力来组织,劳动力是决定资本能否产生效益,项目能否有效执行,各项投资决策能否成功的最根本因素。但同时劳动力投资决定因素更为复杂,与资本投资有许多根本性质的不同,这些差异导致资本投资的研究发现和结论并不能天然地适用于劳动力投资。因此,本文专门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力投资的影响。为了充分详细地描述劳动力投资,本文以2010-202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劳动力规模最优、结构升级以及要素收入分配三个角度入手,分别利用劳动投资效率、劳动力结构升级、劳动收入份额作为企业劳动力投资的表现方式,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力投资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显著提高劳动投资效率。机制检验发现,缓解内源融资约束水平和债务融资约束水平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劳动投资效率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融资约束水平较高、对员工责任履行程度较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大以及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投资效率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主要体现为缓解企业的雇佣冗余和雇佣不足。(2)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力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促进劳动力结构升级,具体表现为显著提高高技能劳动力占比。机制检验发现,缓解融资约束水平和吸引高技能劳动力是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劳动力结构升级的主要路径。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对高技能劳动力占比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3)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通过理论推演可知,劳动收入份额受到工资率效应和劳动生产率效应的综合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对工资率和劳动生产率都有显著提升,但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工资率的增长幅度小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所以最终导致企业社会责任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而随着劳动密集度的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创新和贡献有如下几点。第一,本文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经济后果领域的研究。在已有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中,主要探讨了企业绩效、资本投资效率、内部控制、外部监督等方面的经济后果。即使是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社会责任对企业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投资行为的作用,对于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劳动力投资却缺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