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企业集团
母子公司
决策权配置
社会责任表现
子公司数量
摘要:
随着上市公司集团化发展,子公司承担业务比重的增加,其社会责任履行对集团整体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不容小觑。截至2020年我国22%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企业为上市集团的子公司,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子公司社会责任缺失也会影响企业集团整体社会责任评价,2014年鲁抗医药因其子公司超标排污面临巨额罚款,导致当年亏损,损害了社会以及股东利益。如何控制子公司社会责任行为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重要话题。已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将上市母子公司视为合并主体,仅关注了控股股东、治理特征、集团关联和母公司股权集中度的影响。母公司对子公司实施股权控制与决策权控制,为了业务的开展母公司会赋予子公司一定的经营自主权与资源分配权,相比股权控制母公司决策权控制更为直接。然而,上市母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构成的企业集团,其整体社会责任表现如何受制于母子公司决策权配置还未被关注。已有决策权配置的研究,仅关注了对经济效益如创新行为、投资效率和财务绩效的影响,忽视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而社会责任主体的决策权分配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资源获取和行为监督有深远影响值得关注。母子公司决策权配置是否会影响企业集团社会责任表现。有研究发现决策权高度集中的财阀有更好的社会责任表现,母公司通过决策权分配控制子公司以协调母子公司间日益复杂的契约关系,影响整体社会责任履行。组织内决策权的分配最终取决于信息传递成本和代理成本的权衡。(1)从“治理观”看,母子公司利益偏好不同,子公司可能会以牺牲集团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身利益,这增加了母子公司间的代理成本,母公司决策权配置能够影响子公司管理层操纵权力的空间,进而影响整体社会责任表现。(2)从“资源观”看,子公司的过度自主可能会导致资源错配,母公司决策权集中可以从全局视角协调资源配置,为参与和披露社会责任活动提供资源保障。(3)从“声誉观”看,社会责任表现被视为声誉管理工具,母公司掌控决策权能够利用信息披露缓冲集团声誉损失,发挥价值保护的作用。组织规模与业务复杂程度是影响决策权配置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多元或国际化经营企业集团通常设立众多子公司,子公司的增多可能会加剧集团内部信息不对称,增加子公司管理层寻租机会以及母公司协调子公司行动的复杂性。过去大量关于“多元化折价”的研究可以提供证据,众多部门或子公司会降低企业现金持有与企业价值。鉴于决策集中化在缓解代理问题与提升控制能力的作用,集权在复杂组织的社会责任决策中可能更具优势。财务资源是参与社会责任活动的基础,生产运营合规化影响社会责任评价,人事监控与薪酬激励能够保障集团社会责任目标实现,那么与投融资相关的财务决策、与生产运营相关的经营决策、与人事任免薪酬分配相关的人事决策构成了社会责任活动中决策权配置的主要内容。因此,针对母子公司决策权配置如何影响企业集团社会责任表现的核心问题,本文探究以下四个具体问题:第一,母子公司财务决策权配置如何影响企业集团社会责任表现?第二,母子公司经营决策权配置如何影响企业集团社会责任表现?第三,母子公司人事决策权配置如何影响企业集团社会责任表现?第四,子公司数量差异对决策权力配置作用发挥有何异质性影响?本文核心研究发现包含三方面:(1)针对财务决策权配置的研究发现:母公司财务决策权集中有利于提升企业集团社会责任表现,子公司数量较多时,对社会责任披露积极影响更大,但财权集中对社会责任投入的积极作用不受子公司数量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财务决策权集中通过降低社会责任投入对外部筹资现金流的敏感性,以及缓解融资约束获取社会责任履行的资源基础,通过减少管理层寻租保障母子公司目标一致性从而提升整体社会责任表现。(2)针对经营决策权配置的研究发现:母公司经营决策权集中有利于提升企业集团社会责任表现,在子公司较少时,对社会责任披露的积极影响更大,在子公司较多时,对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积极影响更大。机制检验表明经营决策权集中通过增加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社会责任活动获取资金支持,通过降低子公司管理层寻租防止子公司行为背离集团社会责任目标,从而提升整体社会责任表现。(3)针对人事决策权配置的研究发现:母公司人事决策权集中有利于提升企业集团社会责任表现,在子公司较多时,人事决策权配置对社会责任披露和社会责任投入的积极影响更大。人事决策权集中通过降低子公司管理层寻租约束子公司行为,维护整体声誉促进子公司服从整体社会责任战略,通过提升资源管理效率为社会责任活动提供资源基础,从而促进整体社会责任表现。本研究的创新性与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构建了社会责任战略决策中的多元决策权配置理论分析框架,为综合分析企业决策权配置提供新思路。相较于以往决策权配置理论研究中的权力抽象化,本文将决策权具象化,阐明了财务、经营和人事决策权配置在社会责任战略决策中的逻辑关系,以及差异化作用机制,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