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外部治理
境外机构持股
机构有限注意力
机构关系网络
摘要:
近年来,我国接连出台相关政策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披露和监管,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尽管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传播已久,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仍处于较低水平,企业社会失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效应也愈发明显。在当前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促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层的奖惩力度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关联性较弱,加之企业内部监督责权划分不清等问题的普遍存在,企业内部治理无法对经营者承担企业社会责任起到有效制约。此时,机构投资者等外部利益主体的监督作用对于缓解管理层短视,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另外,随着资本市场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的提升,机构投资者在配置投资组合和发布调研报告时越来越多地考虑企业社会责任因素。然而,尽管实践领域有了重要发展,关于我国机构外部治理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且已有的研究多从机构整体持股比例入手,缺乏对机构外部治理作用更深入的考察。基于此,本文将以不同维度的机构投资者特征为切入点,详细考察各维度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单独和共同影响,以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
具体而言,本文将从机构投资者外部治理角度入手,利用理论和实证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厘清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内涵,经济影响和影响因素,并从制度冲击、个体机构监督强度以及机构互动关系三个维度概述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对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次,本文在总结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机构投资者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决策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境外机构持股、机构投资者注意力以及机构持股网络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从而引出了本文的总体研究设计。再次,根据理论研究结果,本文对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构建境外机构持股的外生冲击指标、机构注意力分散指标以及机构持股网络中心度指标,分别检验了制度冲击、个体机构监督强度和机构互动关系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全方位考察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境外机构持股有利于促进本土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境外机构持股的外生冲击对我国内地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显著提升作用,揭示了机构投资者在传播可持续投资理念,缓解制度差异,促进不同制度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机构投资者注意力有利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注意力作为一种稀缺的认知资源决定了机构投资者无法对所有持股企业进行相同的监督。当机构投资者受到外生事件冲击而转移了注意力时,企业面临的投资者监管强度也会相应地下降,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不利影响。第三,机构持股网络中心度有利于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位于持股网络中心的机构投者具有更强的信息优势和治理能力,对持股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促进效果也更强,从而揭示了机构关系网络对机构治理能力及持股企业社会责任决策的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机构投资者外部治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关于制度环境冲击、外部治理主体监督强度以及外部治理主体互动关系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研究,揭示了外部治理机制在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落地实施,同时也对机构投资者规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有利于引导监管部门将机构投资者规范发展、企业外部治理机制建设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纳入统一的政策框架,全面提升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推动企业长期价值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