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有企业
企业社会责任
诚信经营
环境保护
社会公益
摘要:
20世纪后期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联合国2000年推行的“全球契约”计划的推动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逐渐在全球各地形成共识。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也进入了火热的阶段。国有企业是以国家资本创建的企业,其所有权属于全民或集体所有,相比于一般企业,它具有经济目标和非经济目标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它是政府参与和发展经济的手段;另一方面,它还承担国家调控国民经济的作用。因此,相对于一般企业,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更为复杂,不同发展阶段,承担的责任特点和表现内容也有所不同。我国国有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支柱地位,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特殊的性质和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更应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在企业自身发展和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内外在力量的推动下,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也是不断增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逐渐成为我国国有企业的一种共识,对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形势为宏观背景,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出发,结合具体企业实例,对我国国有企业社会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文章主要分为五个章节来进行论述。
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创新和不足之处。从19世纪到20世纪,我国国有企业也开始全面与世界接轨,外部企业社会运动在全球成为一种潮流,内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纵深发展,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日益成为热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观点浮现在人们视野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外部力量的要求,也是一种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国有企业应该承担哪些责任,该如何承担,对国企履行责任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本章展现了四个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亮点,但是涉及到国有企业有些地方比较敏感,所以资料查找较为困难,有些地方支撑性略显不足。
第二章是对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一个分析,主要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有关概念、内容、特殊性以及国有企业的理论渊源、驱动机制、发展历程等几个维度对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内涵进行一个解析。社会大众对国有企业的责任范围有广义和狭义的见解,有的过分看重经济目标,有的过分看重非经济目标。这种分歧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都有出现。国有企业性质和经济支柱地位,法律、政策和道德、伦理的约束,以及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共同形成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机制。
第三章主要讲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在起步时期、调整时期和逐步规范时期三个阶段里,其所承担的职责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依据我国现阶段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征,结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取得的进步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界定诚信经营、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具体包括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提高持续盈利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保障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职责。
第四章从诚信经营、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三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入手,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重点对当前我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主要存在内部管理腐败现象严重,侵犯消费者权益事件频出,损害员工合法权益和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第五章,针对国有企业在诚信经营、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三方面责任履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增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反腐败力度、加强政府与国家的公共管理部门对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经济上、政策上、技术上的实际投入、加大保障制度的供、不断引导和完善监管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