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社会责任
商业信用动态调整
融资约束
产权性质
摘要:
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呈加快发展趋势,愈来愈多国家参与进来,身处全球化大环境中,我国企业同样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企业逐渐开始重视并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它们通过与政府、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合作,极大的改善和提升了其社会责任水平,但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公司仍秉持观望态度,缺乏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没有全面了解社会责任对于公司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在当前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是比较残酷的,资金链变得愈发紧张,企业之间商业信贷的频繁供给和占用,要求其不断强化商业信用政策调整,从而维系企业的生存,推动企业发展。由于商业信用的背后映射了供应链条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和相互依赖,因此,适当调整商业信贷政策,有助于供应链的稳定,促进行业发展。考察企业社会责任在商业信用动态调整中的作用,不但帮助企业实现商业信贷最优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绩效价值,增强社会影响力,还有助于推动整条供应链的平稳运行,可持续性地发展。本文以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信贷配给、替代性融资和信号传递等相关理论,选取2010年到2021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与商业信用动态调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信用偏离程度呈负相关,与商业信用动态调整速度呈正相关,且融资约束在社会责任对企业商业信用偏离程度和调整速度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中介效应的作用,即社会责任通过影响融资约束,从而对商业信用与目标商业信用的偏离程度和其自身的调整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产权性质在二者关系中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即与国有企业相比,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不断提升,非国有企业商业信用的偏离程度更小,调整速度更快,以缓解周期性资金短缺压力,不断促进企业发展。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正确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信用政策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内部融资机制,更具体阐述了社会责任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所产生的不同作用效果,从而有利于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义务,合理调整商业信用政策。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几点建议,并指出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在未来的后续研究中可以加以改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