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企业社会责任
应急再造能力
摘要:
在突发公共事件下,企业如何有效预防冲击,如何应急再造,提升自身应急管理能力,成为重中之重,也是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在新形势下成为评价发展潜力以及多种能力的重要指向标,在突发危机时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获得可视化回馈与关键资源,在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时得以持续再生。基于此,考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与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与应急再造能力的关系,对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合理提高应急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揭示企业社会责任对应急再造能力影响的影响机理,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应急再造能力的影响效果与机制,拓展企业社会责任对应急再造能力影响的研究,加强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速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首先,本文梳理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企业社会责任与应急再造能力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现有研究存在的缺口与空白,界定本文核心概念与确定研究范围,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结合合法性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阐述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应急再造能力的理论依据。其次,通过总结企业社会责任与应急再造能力的现状与相关政策支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明确企业为提升应急增益效用,生成应急协同效益的社会责任履行动机后,进一步在价值链形成与价值网络共生的应急增益分析中,明晰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应急再造能力的影响机理,为后续实证分析提供论证基础。再次,以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韧性保障度、柔性协同度、弹性开拓度三个维度衡量应急再造能力,使用变异系数法计算综合得分,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应急再造能力的影响效果,同时在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信息不对称程度与环境不确定性两主客观作用中介,探究二者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应急再造能力关系中产生的影响。通过Stata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固定效应回归、逐步中介回归分析,使用双重差分(DID)、安慰剂检验、工具变量法等方式进行稳健性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企业社会责任对应急再造能力发挥积极正向影响;(2)信息不对称程度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应急再造能力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信号效应”,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以提高应急再造能力;(3)环境不确定性在企业社会责任与应急再造能力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企业社会责任发挥“保险效应”,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以提高应急再造能力;(4)在进一步分析中,从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市场化进程与不同行业类型中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应急再造能力的差异性影响,发现非国有企业、处于低市场化进程地区以及工业类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对提高应急再造能力更显著。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以及政—企多方利益相关者层面,提出政府从顶层设计、服务引导、示范激励、监督管理方面,“四面一体”激励社会责任履行,提高应急管理;企业加强培训投入,形成“1+N”合作模式;政—企多方利益主体要形成多方应急联盟,打破“信息孤岛”,建立一体化应急系统等对策建议,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与再造应急管理效能,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