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管团队经验
企业社会责任
高管激励
摘要: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政府和社会对企业的要求。党的二十大不断强调绿色发展,要求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保护环境的同时,还要求企业保障就业,承担企业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然而,媒体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报道,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会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同时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企业需要避免“做坏事”,即积极规避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其次,企业需要积极“做好事”,即积极实施负责任的行为。现有的多数研究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一个整体,也有少数学者单独研究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而影响企业负责任行为的因素是否同时影响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及管理者更倾向于改善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还是进一步提升企业负责任的行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验证。而探究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因素,寻找促进企业履行负责任的行为,并减少不负责任的行为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对保障股东权益,维护消费者合法利益,保护环境,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于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因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理论背景出发进行了研究,虽然视角各不相同,但大多数的研究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更确切的是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做好事”,研究某些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做好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当然,有少部分学者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此类研究多探究不负责的行为给企业带来的后果,对企业社会责不负责任行为受何种因素研究的影响,研究较少。很少有中国学者同时研究企业负责任的行为与不负责任的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测量机制的问题,很少有机构从负责任行为和不负责任行为两个方面揭露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更多的是以总分的情况呈现,只能通过整体得分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这给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第二是与企业负责任的行为相比,不负责任的行为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企业会将更多的目光投放在不负责任的行为,而不只是消费者、供应商,甚至媒体和普通群众也更加关注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这就使得一些学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单独研究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上。然而一些学者将企业负责任行为与不负责任行为关系描述为类似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保健”关系,两者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可以同时出现在企业的社会行为;更重要的是有学者认为企业负责任的行为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给公众带来的刺激也是不同的,因而可能受到的企业的关注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同时研究。
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CNRDS中ESG数据库(原CCSR数据库)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将优势作为企业负责任的行为,关注作为企业不负责的行为,同时研究影响企业负责任与不负责的因素。由于我国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与实施都由管理者最终决定,并对企业的最终结果负责,因此研究高管团队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是重要的,尤其是与高管团队特征中的年龄、性别、学历等影响因素相比,高管团队的经验不只代表高管团队的特征,还代表着管理在团队各种知识与能力的积累与整合,研究高管团队经验是如何影响企业负责任行为与不负责任行为不仅能验证高管团队经验是否同时影响负责任的行为与不负责任的行为,也能验证高管团队依据经验做决策时,是否会对企业负责任的行为或不负责任的行为有所侧重,这也使得高阶梯队理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又因为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内外部压力的情境下对高管团队特征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的影响,而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如何从组织内部激发高管团队成员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因此本文选择高管激励作为调节变量。
本文在探究高管团队经验如何同时影响企业负责任行为与不负责任行为的同时,将高管激励纳入到研究框架,全面系统的分析高管团队经验、高管激励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以2013-2021年A股主板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固定效应回归等多种计量方法验证了本文的假设。首先,分别验证了职能经验异质性、共享经验、行业经验对企业负责任的行为与企业不负责任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能经验异质性、共享经验、行业经验都能提升企业负责任的行为,也能减少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职能经验异质性较多的关注企业负责任的行为,而共享经验和行业经验对企业不负责任行为的关注略多于企业负责任的行为。为了进一步验证高管团队经验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的这种不对称性,还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对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负责任与不负责的行为,研究高管团队不同的经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不同;并且还验证了不同股权性质的企业、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以及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中高管团队经验对企业负责任行为与不负责任行为影响的不同。其次,实证检验了高管团队职能经验异质性与共享管理经验、行业经验与共享管理经验交互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共享经验与职能经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