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金融化
企业价值
中介作用
摘要: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企业的评价标准更趋向于多元化,不仅仅只局限于产品、服务的好坏或者财务绩效,也逐渐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CSR)的高低。投资者与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企业要想行稳致远,不仅仅需要为公司的股东带来经济利益,也要履行道德义务,为社区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员工的福利,并且还要致力于环境保护。很多学者对企业责任展开研究,探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如何影响企业价值。有的学者得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提高价值的结论,但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认为社会责任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从而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体现了其社会组织作用,符合伦理道德的需求,是大势所趋,为广大消费者与投资者所接受。为了促进企业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本文进一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企业特征进行分组回归,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进一步了解两者之间的影响机制。
在对相关理论基础以及概念进行了分析以后,提出CSR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的假说。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分别对企业的所有权性质、规模以及所在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进行分组研究。另外,关于CSR通过何种途径提升企业价值,本文立足于企业金融化的资金管理动机,试图探究金融化投资在CSR与企业价值的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实证方面,本文选取了2010年至2020年沪深上市非金融企业作为初始样本进行研究。未选用2021年数据的原因是,由于数据披露问题,2021年的企业社会责任得分缺失值较多。本文在主回归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以使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更高。结合对实证研究结果和现实理论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CSR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第二,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大。第三,中小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第四,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程度更高的地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于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第五,企业金融化在CSR与企业价值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结合对理论的分析和对研究结论的解读,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考虑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纳入评估指标。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当采用市场法进行评估时,可以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作为被评估对象和参考对象的比较指标,结合企业所有权性质、所处地区、以及所处的行业,在原有评估基础上进行增加或者减小的调整。第二,应该对非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宣传与引导,非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性价比”高于国有企业,所以非国有企业要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注重提高社会责任支出,这样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三,积极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互联网时代,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当地的经济、民生、生态等各方面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主动推动数字金融的发展十分必要,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各区域的协调发展。第四,进一步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制定相关政策引导非金融企业进行实体性投资。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面对当前的不利形势,为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企业将部分资金投入到金融领域,充当预防性资金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长远来看,若企业一味地将资金投入到金融领域,那么实体投资的部分资金会被占用,可能会使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