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股权结构
企业社会责任
影响因素
双重代理成本
中介效应
摘要:
在过去四十年,"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为我国带来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空气污染、海洋污染、全球变暖等问题,都在向我们控诉着这种模式的弊病。严峻的能源压力和生态压力迫切要求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早已密不可分,企业既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的个体,任何经济行为都会引发相应的社会后果。因此除了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到履行对消费者、雇员、环境、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活动上来,需要将社会责任意识贯穿于经营治理全过程,以积极的态度承担属于自身的社会责任,让社会效益成为经济效益增长的保障。
股权结构讨论的是企业所有权具体构成的差异,包括股权集中程度、股权制衡程度、股东性质的差异、董事会的独立性等内容。企业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和治理方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良好的股权结构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企业资源,筹划企业利益、保证企业决策的全面、科学、有效。同样,在讨论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时,股权结构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合适的股权结构能够有效缓解公司内部代理问题,减少资源的浪费,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对公司社会责任表现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股东可以凭借监督权和投票权,深层次、多方面参与到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企业决策和企业战略中,在某种程度上,股东的态度可以决定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11-2020年披露相关信息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不同的股权结构、不同的股东行为将怎样影响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从代理成本影响机制出发,分别将股权结构分为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两个方面,检验股权结构的不同代理变量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情况,在根据产权性质将样本公司分为国企和民营企业两组后进一步探究这一关系的异质性,最后,本文以双重代理成本作为中介变量进一步探究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路径,希望能通过改善企业内部治理问题来提高社会责任表现。
检验结果表明:(1)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股权集中程度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股权集中度越高的企业其社会责任表现越好。(2)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与股权制衡程度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股权制衡程度越高的企业其社会责任表现越差。(3)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影响确实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存在差异。股权集中度在国有企业中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正向影响更强,股权制衡度在民营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负向影响更强。(4)双重代理成本在股权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降低双重代理成本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最后,在总结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从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外部环境三个角度对改善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提出若干可行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