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策略互动
信号博弈
供应链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商业价值,通过主动投资CSR或联合上下游节点企业共同参与CSR活动来提升企业价值。然而,尽管CSR投入现象在商业实践中已经十分普遍,但文献回顾表明,如何全面理解CSR在供应链运营管理中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尚未明晰的问题。CSR运作文献大多明确了CSR(在消费者对CSR具有正向积极反应的条件下)发挥着提升产品市场需求进而提升企业利润的战略性作用,同时少数文献揭示了CSR在供应链中具有传递产品质量信号的功能,然而关于CSR两类角色的文献目前尚处于分离研究的局面,将这两类角色置于统一的运作框架进行研究的文献几乎未见。注意到信息不对称性通常会给各节点企业的CSR投入决策带来困难,而CSR共担局面又可能弱化各节点企业的CSR投入动机,因此上述文献并没有回答“在节点企业的CSR策略互动过程中如何同时发挥CSR提升市场需求和传递质量信号的作用”这一问题。针对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构建了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下考虑CSR投入的信号博弈模型来研究上述问题。通过引入消费者对CSR的积极反应,并在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产品交易阶段之前嵌套一个CSR决策阶段,描述二者的CSR行为在运作过程中的策略性角色。具体地,在供应链成员均投入CSR情形下,通过构建不具有CSR偏好的两级供应链、具有CSR偏好的两级供应链和具有CSR偏好的三级供应链等三个模型,在产品质量信息对称和不对称情况下研究了CSR的策略性角色及其适用性条件,刻画了各节点企业的均衡CSR策略,揭示了各节点企业CSR策略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征,以及外生市场因素对CSR策略互动关系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消费者不具有CSR偏好的两级供应链情形下,与对称信息相比,模型的混同均衡揭示了高质量制造商具有揭示自身类型的动机,而低质量制造商则缺乏这种动机。分离均衡揭示了制造商可以通过水平适中的CSR行为(一种信息成本)向零售商和消费者传递质量信号,而由于消费者不具有CSR偏好,零售商则没有动机投入CSR,进而制造商和零售商的CSR策略之间不存在互动关系。这种情形下,模型中CSR行为只扮演传递质量信号的角色。(2)在消费者具有CSR偏好的两级供应链情形下,模型存在分离均衡,且在“直观标准”的筛选下存在唯一的、最具效率的分离均衡(同时亦是帕累托最优均衡);CSR既发挥传递质量信号的作用(制造商投入的CSR),又具有提升市场需求的功能(制造商和零售商投入的CSR)。制造商的CSR策略和零售商的CSR策略互动关系依赖于消费者的CSR偏好属性:当消费者存在CSR偏好时,不论质量信息是否对称,制造商的CSR策略对零售商的CSR策略总具有激励效应,且激励强度与消费者CSR偏好系数成正比;当消费者不存在CSR偏好时,不论质量信息是否对称,制造商的上述CSR激励功能将会失效。(3)在消费者具有CSR偏好的三级供应链情形下,模型存在分离均衡,且在“直观标准”的筛选下存在唯一的、最具效率的分离均衡(同时亦是帕累托最优均衡);CSR既具有向供应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传递质量信号的功能(制造商投入的CSR),又具有提升市场需求的功能(供应商、制造商和零售商投入的CSR)。制造商(作为信号发送者)的CSR策略对供应商与零售商(作为信号接受者)的CSR策略均具有激励效应,且零售商和供应商的CSR策略之间存在相互激励效应,且以上两种激励效应与供应链信息结构无关,与制造商真实质量类型无关,与制造商表现出的质量类型有关,与消费者的CSR偏好水平成正比,与CSR边际成本和产品效用成反比。给定消费者偏好水平,制造商对供应商或零售商的CSR激励效应大于后者相互之间的激励效应。而当消费者不存在CSR偏好时,不论质量信息是否对称,上述所有的CSR激励效应将会失效。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不仅丰富信息共享与CSR运作的理论与方法,而且为理解利益相关者反应、CSR策略与供应链业绩之间的关系建立逻辑一致的行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