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消费者退货行为
企业社会责任
回购合同
信息不对称
需求不确定
摘要:
在线购物的普及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退货问题的日益凸显。消费者退货不仅涉及商品的逆向物流和环境问题,更触及到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在可持续运营管理中,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了一个关键议题。它不仅体现了企业在道德、社会和环境方面的承诺,而且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能够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经营的长期稳定与持续进步。在线购物中的估值不确定性常常导致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选择退货。
在处理退货问题时,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还必须全面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这种全面性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面。通过关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企业能够建立更加健全和可持续的退货处理机制,并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紧密协作,提升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不同的合同形式来处理退货问题。批发价格合同使零售商承担起处理退货的责任,激励其更加关注消费者满意度;而回购合同则允许制造商从零售商处回购退货并负责后续处理,这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品的再利用价值,同时加强供应链各环节的合作与协调,推动整个链条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作为主要研究工具,探讨在消费者退货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背景下,供应链成员如何选择合同。通过构建Stackelberg博弈模型,本研究考虑了零售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如何关注消费者剩余以履行社会责任。运用逆向归纳法,我们得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博弈的均衡结果,并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和消费者退货对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在批发价格合同和回购合同之间的选择问题。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产品匹配率信息不对称和需求不确定性下的供应链合同选择及协调问题,旨在为企业处理退货和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研究发现,在基础模型中,供应链成员对合同的选择表现出一致性:当零售商处理退货所得残值较高时,双方倾向于选择批发价格合同;反之,当制造商处理退货所得残值较高时,回购合同成为更优选择。随着退货成本的增加,制造商倾向于降低批发价格,而零售商也会相应降低零售价格,以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随着零售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提高,虽然零售商的利润可能有所下降,但零售价格的降低导致消费者剩余增加,进而提高了零售商的收益和制造商的利润。在产品匹配率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制造商始终偏好完全信息批发价格合同,而零售商则相反。与基础模型不同的是,当制造商处理退货的残值处于中等水平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对合同类型的选择出现了分歧,零售商更倾向于批发价格合同,而制造商则偏好回购合同。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境下,随着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零售商倾向于设定较低的零售价格并增加订购量,以提升消费者剩余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此情况下,无论是批发价格合同还是回购合同,都无法同时协调订购量和零售价格。然而,通过引入政府补贴,可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协调。
本研究以消费者退货和企业社会责任为背景,深入探讨了供应链成员的合同选择问题。本文不仅拓宽了消费者退货、企业社会责任、合同研究、信息不对称和需求不确定性等领域的研究边界,而且为供应链成员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