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测算
企业社会责任
成本粘性
绿色技术创新
摘要: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是推动经济绩效与生态绩效同步提升的内在要求,是数字中国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相统一的重要遵循。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有助于缓解企业面临的数智化程度较低、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然而,现有研究对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的内涵尚不明晰,协同程度难以量化,更鲜有研究剖析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不利于发挥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为此,本文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协同理论阐释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的内涵,并利用哈肯模型测量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程度,进而检验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并识别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三种机制路径,即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粘性和绿色技术创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显著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效应回归系数为0.0266,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协同能够有效地驱动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结论稳健。与此同时,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特征,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同时,随着企业整体协同程度不断提高,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此外,“十三五”时期“美丽中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促使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绩效,因此,该时期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赋能作用最强。(2)数字化绿色化协同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降低成本粘性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粘性和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异质性检验方面,三种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均强于非国有企业。区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后发现,在中等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的企业中,企业社会责任和成本粘性的中介效应不成立,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在不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下均成立,其中介效应表现出了“倒U型”变化特征。分时期讨论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中介效应在“十四五”初期不显著,成本粘性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在各时期均成立。其中,成本粘性的中介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不断下降,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强。本文从协同的视角出发,测算了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程度,识别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机制路径。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将协同理论运用到企业内部子系统间协同关系的分析中,拓展了协同理论的研究框架。此外,本文从协同视角深化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内在机制的相关研究,丰富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测算了企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程度,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步提供经验借鉴。另一方面本文识别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制,为企业正确的开展相关决策提供借鉴,有助于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界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的内涵,科学测算不同企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程度,同时,本文从多因素协同的角度分析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的统一提供经验证据和理论依据。依据研究结论,本文认为企业应深入推进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同时,本文证实了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粘性与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因此企业应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推动企业内要素合理配置,充分学习吸收先进绿色技术,强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对TFP增长的促进作用。在数字中国建设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双重时代背景下,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企业兼顾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的提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