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数字金融
公司违规
企业社会责任
摘要:
公司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内在稳定,阻碍了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矫正公司的违规行为一直是理论界与监管界不断探索的重要命题。近年来,康得新、恒大地产等多个大型集团不断爆雷,在资本市场引发一系列大地震,多方受到问责,不仅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扰乱了资本市场的秩序,也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更严重危害到民生福祉。如何约束公司违规行为成为我们不得不重视、不得不探寻的重大课题。
与此同时,发展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是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必然之选,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依托数字经济,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微观企业主体治理有着重要影响。数字金融一方面通过数字技术运用,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发挥长尾普惠优势,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其借助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能够描绘出更精准的企业画像,通过一系列科学化手段和数字平台为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内部治理和优化,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那么,数字金融能否有效矫正公司违规乱象?这其中的影响机制是什么?此外,鉴于社会责任履行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愈发重要,企业社会责任在数字金融与公司违规行为中承担着何种角色?这些皆为本文旨在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叙述了数字金融和公司违规行为的研究背景,根据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确定数字金融、公司违规与企业社会责任三者的相关概念,并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舞弊三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及相关学术文献,根据违规成本与收益模型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假说提出研究假设;其次,搜集整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解读数字金融与公司违规行为之间的关系,剖析了数字金融对公司违规影响的作用机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对数字金融影响公司违规的调节效应;再次,探寻了不同内外因素影响下数字金融对公司违规行为影响的异质性效果,数字金融分维度与不同种公司违规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对数字金融和不同公司违规类型的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假设和实证结果,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和不足之处。
基于此,本文选用2011-2021年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阐述了数字金融对公司违规是否存在矫正效应,进一步探讨了其影响机制,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在二者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有效弱化了公司违规倾向,削弱了公司违规程度,从而对公司违规行为具有矫正效应。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公司信息透明度和加强内部控制三个传导路径发挥对公司违规行为的矫正效应。社会责任则在两者中饰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有效增强数字金融对公司违规行为的矫正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在企业规模较大、审计师行业专长较高、市场法律制度环境较差时更有利于发挥治理作用,有效矫正公司违规行为。将数字金融划分为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后分析发现,覆盖广度、使用深度依然对公司违规行为具有矫正效果,而数字金融的数字化程度与公司违规之间无显著关联;数字金融对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和经营违规活动具有矫正效果,对高管违规活动不具有矫正效应;企业社会责任能够推动数字金融有效矫正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和经营违规行为,但对高管违规活动不具有矫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