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双层次关系网络
组织韧性
企业社会责任
双元创新
摘要:
在市场环境以易变、不确定、复杂和模糊(VUCA)为特征的未来发展“新常态”下,组织韧性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上升到了新的高度。“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的频发改变了企业原有的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能否在不利事件的冲击下形成韧性并逆势成长,成为企业存活并转危为机的关键。现有研究主要探讨了组织韧性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组织韧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且多以定性和案例研究为主,而对于深入挖掘组织韧性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尚显不足。数字化正在模糊企业的边界,企业内外部的联系越发紧密,社会关系网络更为复杂,而关系网络对组织韧性这一独特竞争力有何影响并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因此,深入研究影响组织韧性的因素对提升企业抵抗不利事件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促进企业和员工有效整合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社会责任实践和创新水平,确保企业在危机中实现快速恢复和反弹,本文围绕“关系网络如何影响组织韧性”这一基本问题展开研究,力图探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深入剖析关系网络对组织韧性的重要影响。具体而言,本文逐层深入地探究以下几个研究问题:(1)企业层关系网络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机制是怎样的?以及网络聚类系数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何影响?(2)企业层关系网络与组织韧性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是怎样的?(3)员工层关系网络与组织韧性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是怎样的?
为阐述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知识基础观以及组织韧性相关研究成果,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三个子研究逐层深入进行论述。
研究一结合已有相关研究展开理论探讨,提出了企业层关系网络(结构洞和中心度)影响组织韧性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本研究选取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分析对上述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深入剖析了结构洞和中心度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并辨析了网络聚类系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从而对企业层关系网络(结构洞和中心度)与组织韧性之间的影响机制做了更为深入的分析。本研究证实了结构洞和中心度对组织韧性的差异化影响,拓展了组织韧性的相关实证研究。
研究二在研究一提出的企业层关系网络(结构洞和中心度)直接影响组织韧性的假设基础上,引入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中介变量,提出了结构洞和中心度通过企业社会责任影响组织韧性的研究假设,并构建了概念模型。本研究选取2010-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分析对上述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深入剖析了结构洞和中心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韧性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层关系网络与组织韧性之间的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企业社会责任在组织层关系网络对组织韧性影响中的作用路径,丰富了企业层关系网络、企业社会责任、组织韧性三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充实了组织韧性的前因。
研究三聚焦于员工层关系网络,提出了组织内关系网络和组织间关系网络对组织韧性作用机制的研究假设和概念模型。本研究通过对信息通讯、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回归分析,深入剖析了组织内关系网络通过促进利用性创新,进而正向作用于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以及组织间关系网络通过促进探索性创新,进而正向作用于组织韧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丰富了有关关系网络的研究,对于理解企业成员分享和吸收内部知识、获取和转移外部知识的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现有关于组织韧性的研究大多以定性和案例研究为主,本文构建了“关系网络影响组织韧性”的理论框架,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关系网络对组织韧性影响的本质过程,实证检验了关系网络对组织韧性的影响,拓展和深化了组织韧性的前因,为组织韧性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2)现有研究基于单一网络视角探讨企业关系网络位置特征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但尚未聚焦组织韧性,也未从双层次视角探究关系网络的作用效果。本文将关系网络分为企业层关系网络和员工层关系网络,从双层次整合视角探究企业层和员工层关系网络对组织韧性的影响,对关系网络影响组织韧性的机理进行了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了当前关系网络的相关研究。
(3)从企业对外经营和企业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组织韧性的形成路径,将企业社会责任和员工双元创新分别作为企业层关系网络和员工层关系网络影响组织韧性的中介变量,揭示了关系网络如何通过影响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来塑造并提升组织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