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政策试点
政策执行
摘要:
中国的政策试点是一种深刻的历史演进,它不仅成为中国发展的基石,也成为国家实施战略的有效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作为政策试点以一种实操性工具被普及广泛的应用到改革实践行动当中,从局部一个区域开始,一层层逐步展开来。试点方法在这样“试错”、“摸着石头过河”、“随时总结经验”的模式下将改革事业稳步推行。近年来,学者们在探索政策实施的可能性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实施这些政策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挑战与问题。都江堰市在探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建设中进行了积极尝试。自项目开始至今,都江堰市的教育样态有了很大的提升,实验区的工作收到社会好评,这就意味着都江堰市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试点政策执行过程中仍有改进之处,因此,立足现实背景,客观分析课程改革实验区推进现状是深化课程改革和发挥试点功能性的前提和依据,有必要结合理论分析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议,为后继研究者提供指导。本文以都江堰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情况展开研究,作为全国17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都江堰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现状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首先总结了实验区的建设现状。其次,对实验区建设试点的主要做法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其取得的成效。再次,基于霍恩-米特政策执行模型和麦克拉夫林互动模型理论及政策试点理论构建分析框架,深入分析试点建设环节、执行主体多元分析、政策资源环境在都江堰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表现为:试点建设缺乏互动环节,试点主体人员存在行为偏差,区域执行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应从完善试点互动机制,完善试点主体人员政策执行职能,优化政策执行路径和环境来完善都江堰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建设的工作,化解其所面临的试点政策执行困境。本文将积极促使相关部门以及政策执行主体人员加强教育试点改革工作的力度,不仅有助于政策试点进一步完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同时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红利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