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持久战
斗争精神
当代价值
摘要: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写成的军事名篇和哲学论著,全文共五万余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驳斥,强调敢于斗争的立场,第二部分科学预判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进一步强化斗争认识,第三部分围绕斗争实践,强调善于斗争的方法。数十年来,学者先后对《论持久战》中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背景渊源,产生的影响与作用,《论持久战》的当代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涉及《论持久战》中的斗争精神研究相对较少。《论持久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蕴含深刻的斗争精神。深入挖掘其中的斗争精神,不断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论持久战》中的斗争精神的理论渊源来自马克思、恩格斯的斗争理论,列宁的斗争理论,中国革命斗争是《论持久战》中的斗争精神的实践来源,同时《论持久战》中的斗争精神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论持久战》中的斗争精神在于坚持不放弃斗争与不盲目斗争的统一,坚持斗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斗争认识和斗争实践的统一。
《论持久战》中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斗争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恰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相交织的当前,《论持久战》中的斗争精神有着非凡的当代价值。在斗争认识论层面,我们要勇于直面时代风险挑战,长期保持强大战略定力,正确把握历史发展机遇;在斗争方法论层面,进一步提高斗争本领,科学运用斗争规律,适时优化斗争方法;在斗争实践层面,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