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就业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摘要:
近十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腾飞,综合国力增强,世界影响力也逐渐变大。世界范围内开始出现“汉语热”,但汉语学习需求的不断增长却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口就业率低产生了矛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于2007年设立批准以来,虽然培养了大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但是对外汉语教师队伍数量依然比较匮乏。针对上述矛盾情况,本文调查了上海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相关情况。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阐述,再对我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与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第二部分对本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实地考察,从专业课程设置、实习情况、就业指导等方面具体考察,并与同地区同类型的华东师范大学该专业培养模式进行对比,最后分析上海师范大学近四届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数据;第三部分包括设计调查问卷,向该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内容首先指出了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存在的各种就业相关问题,接着从学生个人、高校、社会、政策四个层面分析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最后再提出有针对性的相关建议和对策。本文最主要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本专业男女比例失衡较严重;本科专业考生较多但对口就业率低,跨专业考生就读动机和目的不明确;毕业生自认为能力不足,胜任力不够;在读学生对该专业就业前景了解较少,缺乏职业规划;部分高校该专业硕士阶段学制安排不合理;学生教学经历少,学校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缺少实践机会;没有针对该专业的就业宣传,缺乏对口专业的就业指导;该专业学生专业兴趣度较高,但对口专业就业率低;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就业形势严峻,与本人择业条件较为不符;该专业就业范围窄,就业空间受限;该专业就业缺少相关政策支撑,行业发展不成熟等等。国家要展示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应该受到关注,重视该专业的就业问题,关注国际汉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希望可以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对口就业率增长,改善海外汉语国际教师师资匮乏的问题,使更多热爱对外汉语教学的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顺利就业,为汉语国际推广及汉文化推广奉献一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