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前时篇章连接成分
偏误分析
大纲设置
教材编写
课堂教学
摘要:
在篇章分析理论的推动下,篇章衔接与连贯不仅成为汉语本体研究的新兴热点,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也开始备受关注。前时篇章连接成分作为篇章中表示时间衔接的一种显性手段,在外国学生的写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篇章教学仍处于初探阶段,篇章连接成分的相关研究较为零散,研究内容有待深化,对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及习得情况的研究还少有人涉及。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对外汉语篇章教学为背景,全面、系统地收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自然语料,以汉语母语者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为参照,对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及习得情况进行了整体描述,着重考察学习者的偏误情况,探讨偏误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本文还考察了五种教学大纲及《博雅汉语》《发展汉语》(写作)系列教材中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设置及编排情况,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教师教学对策,以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习得前时篇章连接成分。本文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总结归纳了汉语本体及对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不同学者对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研究成果,并以此窥探其将来的研究趋势。同时,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意义界定,确定所研究的15个前时连接成分,说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母语者前时篇章连接成分使用情况考察。在汉语母语者语料库CCL语料库中收集、筛选、统计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频次与频率,对汉语母语者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篇章分布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篇章语义特点及篇章功能,为下文分析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提供数据参照及理论基础。第二章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使用情况考察。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自然语料进行统计与分析,一方面与母语者的使用情况进行横向对比,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深入、细致地考察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使用情况,区分统计正确用例、偏误用例。同时,着重对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正确用例进行统计考察,分析其正确使用的原因。第三章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偏误考察。本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通过对搜集的偏误语料的分类整理,将外国学生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偏误划分为错序、误加、误代、遗漏、表意不明五种类型。对偏误的五大类型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并列举相应语料进行分析,最后探讨总结学生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章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设置情况及对策。对现行常用的五种教学大纲中有关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的设置现状及对外汉语综合课系列教材《博雅汉语》和《发展汉语》(写作)教材的编排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设置、编写建议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对策,以此推动学习者前时篇章连接成分知识的渗透与输出。结语部分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整合研究成果,总结研究意义,同时指出本文尚有的不足之处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