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换言类标记
语义功能
语用功能
摘要:
我国的汉语篇章标记理论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众多学者从事相关研究。换言类标记作为较早引起学者关注的一类篇章标记,在汉语和篇章标记的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换言类标记研究开始得较早,但是大多还只关注某单个的换言类标记、侧重于个案研究;较为系统综合的整体性研究较少。对换言类标记的系统性研究将推动篇章标记理论的发展,也为换言类标记的实际运用及其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将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换言类标记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二章、第三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二章主要对换言类标记所连接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加以分类。第三章则从换言类标记在语篇语义表达中所起到的语用入手,对其描写解释。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简要概述换言类标记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换言类标记的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换言类标记的研究历史较长,大多对个别标记进行研究,并未从整体上对换言类标记形成较完整成熟的认识。本文研究意义和价值也在于对换言类标记进行系统化的研究,从而在整体上有所认识和把握。第一章为换言类标记的概述。该部分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换言类标记进行界定;第二节对换言类标记进行数据上的量化分析,观察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实际使用情况;第三节和第四节则从语法形式入手,分别从其结构类型划分出“说”类、“言”类、“即”类,共三小类结构类型;从分布特征进行考察,划分了位于前后项之间、紧邻前后项的换言类标记和位于语篇中间、前后项之间有一定距离的换言类标记。第二章为换言类标记所连接前后项的语义逻辑关系的分析。通过大量的例句描写和分析,将换言类标记所连接的前后项之间的语义逻辑关系进行分类说明。主要依据前后项语句所表示的语义范围将其划分为等同关系、包容关系、相交关系和相离关系;又按照前后项语义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其分为解说关系、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三小类。第三章为换言类标记的语用功能的介绍。以话述结构理论和信息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将换言类标记在语篇表达、话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分为四类:延续话题功能、转换话题功能、补充信息功能、修正信息功能。第四章为换言类标记之间相关数据分析与比较。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各个换言类标记所连接的前后项语义具有各自的倾向性。在其语用功能方面,换言类标记其所起到的作用较为错综复杂,与其在语义方面的作用不具有一致性,有较明显的交叉。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部分。结语对本文研究换言类标记所发现的情况进行具体的说明,以期通过本文较为系统全面的结论说明换言类标记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