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专业认同影响因素
对策
摘要: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汉语热”的浪潮,与此同时对汉语教师的专业度和储备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巨大的市场缺口并没有转化为专业对口的充足就业率,大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毕业后难以找到专业领域内稳定且待遇优厚的工作。且受当前新冠疫情的冲击,更促使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矛盾:即国外的“汉语热”与该专业的“冷就业”问题,这不仅仅与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有关,更与个体在就读过程中对专业的情感态度变化和内心体会密不可分。现有的关于专业认同的研究显示,学生的专业认同与专业的成绩等级、学习方法以及毕业后就业取向等方面关系十分紧密。而新冠疫情对本专业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调查当前学生专业认同总体情况,探寻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个体和外部情景因素变得至关重要。本研究从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倾向性、专业适切性四个维度调查了新冠疫情背景下南北区域共计218名学生的专业认同情况。通过回收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总体情况、个体差异和外部情境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希望能比较全面地展现当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现状,并对如何提高学生专业认同度给出相关建设性意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认同度整体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对专业认同各个维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学生对专业的行为倾向性最佳,对专业的认知紧随其后,对专业适切性体验中等,对专业情感认同度最低。这说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满腔热血以及努力,随着疫情这一重要生命事件的出现,出现了情感上的退缩和不确定,进而影响学生毕业后就业倾向,甚至会造成整个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人才流失。从统计学角度看,专业认同在部分相关人口变量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在具体表现在有无志愿者教学经历上、成绩水平等级的高低、新冠疫情下就业前景、专业态度上。在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不同地区高校、是否跨专业读研、硕士就读前是否有工作经历的相关变量上,学生的专业认同没有明显差异。重要生命事件、学校因素、就业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均与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呈正相关,学生普遍对当前因新冠疫情影响,对专业的就业问题造成的冲击十分忧虑。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访谈内容的汇总,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些提升本专业硕士专业认同相关的建议。从硕士个体方面来看,学生应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同时也要有危机意识,提前规划好专业学习和实习生活;从学校方面来看,新冠疫情对本专业来说既是挑战,亦是机遇,应把握专业发展契机加强专业建设,为疫情结束后汉语教育事业复兴储备人才;同时应加快推进课程改革进度,提供优质实习和就业指导,以适应特殊时期学生的实际需求;从国家方面来看,国家应提供疫情期间就业方面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