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量词
教材编排
汉语国际教育
教材量词建议
摘要:
汉语量词独具特色,广泛、灵活应用于现代汉语中,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量词普遍存在难学难用的尴尬局面。教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纽带作用并决定着教与学的效果,因此本文在充分了解汉语量词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发展汉语》和《博雅汉语》初中级综合教材量词的编排,并以此为依据为对外汉语初中级教材量词编排提出优化建议。本文分为四章:绪论阐述研究缘起和意义,从量词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材及量词教学两方面分析研究现状;介绍研究对象《发展汉语》(第二版)和《博雅汉语》(第二版)初中级综合教材及《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并阐述选择原因和所选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发展汉语》《博雅汉语》量词收词情况和等级编排比较研究《发展汉语》(第二版)初中级综合教材共收录量词76个,《博雅汉语》(第二版)初中级综合教材共收录量词78个。基于各册收录量词数量可知两系列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材等级越高,所收录量词越少。依据《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对教材量词进行等级划分整理,从总体上来看,两部教材在初中级阶段涉及到的多为甲级和乙级量词,但也有少量超纲量词出现。从每一等级来看,两部教材每一册对量词等级的安排不同,如在《发展汉语》初级综合Ⅰ收录29个甲级量词,而《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收录19个甲级量词,同一阶段下两教材收录甲级量词数量相差10个,相较之下说明《博雅汉语》在初级阶段对量词的选取更为细致全面,更符合《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的要求。第二章《发展汉语》《博雅汉语》量词释义与语法点编排比较研究《发展汉语》初中级阶段量词释义项目为“生词+汉语拼音+词性(m)+英语释义”四项,《博雅汉语》初级阶段量词释义项目为“生词+汉语拼音+词性(mw)+英文释义”四项,在准中级和中级阶段则改为了“生词+汉语拼音+词性(量)+汉语释义+举例”五项,在初级阶段两系列教材的释义项目基本达成一致,都选用英文释义方便学生学习,到了中级阶段《博雅汉语》则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改用汉语释义并增加举例项目,使注释更加具体得当。另外对教材共有的36个量词进行释义项目对比,发现两系列教材的共同点在于都重视对量词词性的标注,但忽略对词义的详细注释,其不同点在于《发展汉语》侧重对量词常见用法的解释,而《博雅汉语》对量词的解释则针对课内语境,更为具体。第三章《发展汉语》《博雅汉语》量词练习比较研究从练习题型和题量两个方面对教材量词练习进行比较分析。从题型方面来看,《博雅汉语》初中级综合教材中有替换量词题和选量词填空题,虽然种类少,但属于量词专项题型;《发展汉语》初中级综合教材中的量词题型有选词填空、读拼音写量词、句子操练和问答对话四种,类型较为丰富但这并不是完全针对量词设计的,其中还穿插对其他词类和知识点的考察。从题量方面来讲,其相同点在于两系列教材中的量词练习量占总练习题量的比重都很小,并且量词练习主要分布在初级阶段;不同点在于虽然教材的量词练习都主要集中出现在初级阶段,但《发展汉语》练习题量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均衡,在初级和中级阶段都有分布,尤其是在中级阶段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而《博雅汉语》在中级阶段仅有一处明确量词题型的练习,从这一点上来讲《发展汉语》在量词练习的安排上更为合理。第四章对外汉语综合教材量词编排综合原则与优化建议依据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和上文对比分析结果,总结出对外汉语教材中量词编排的综合原则,并分别从量词选取的数量、等级、释义、搭配和练习等方面提供教材编写参考意见。在选取数量方面,量词收词总量控制在80个左右,保证初级量词所占比例最大,中级次之,高级最少,分配合理;在量词选取类别上要注意各册之间形成联系,按照学生水平和学习规律课可以先编入个体量词、度量衡量词、专用名量词、专用动量词等类。在释义和语法点编排方面,遵循精准详细、泾渭分明的原则,语法点编排要根据学习阶段进行,以大纲为纲领给出语法点排序,如在初级阶段Ⅰ阶段可先编入量词概念、钱数表达法、日期表达法、时间与时段等语言点。在练习编排方面则要注意题量适中,安排合理题目分布位置,保证题型丰富多样、内容循序渐进。本文详细统计《发展汉语》和《博雅汉语》初中级综合教材中所收录的量词,并分别从量词选取范围、量词选取数量、量词释义和语法点编排、量词练习安排等方面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借助以上分析结果总结出对外汉语教材中针对量词的综合编写原则和编写建议,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和教材量词编排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材编写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