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成语
习得
偏误分析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汉语国际教育
摘要:
成语的形式简洁,含义丰富,历史悠久,包含多种结构,一直是汉语教学中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对成语教学的重视并做好成语教学工作,能提高教学质量和留学生学习水平。成语作为承载着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风俗习惯的重要载体,做好成语教学对传承中国文化、更好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本文研究内容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日本留学生考试作文,根据已有的证书等级作为分类研究的标准,在各等级下进行详细分类,最终汇总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本文分别从A、B、C三等级内部进行偏误形式的归类和分析,将偏误语料归入形式、语义、句法、语用四个类型,以客观、主观两个类别将留学生成语偏误归入,通过分析直观体现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偏误产生原因提出建议。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引言。主要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说明语料来源和语料处理办法。第二章:汇总各权威版本教材对于成语的定义,总结成语定义。根据整理各权威教材中对成语的讲解,汇总成语来源,并对成语的特性和构造进行阐述和说明,通过这一章对成语系统进行梳理。第三章:对语料进行分析。根据留学生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HSK高等)考试得到的证书等级,将获得A、B、C三个等级证书的作文语料进行分类整理。以证书等级为划分标准,分析不同水平的高等级留学生的成语使用情况和偏误成语出现情况,总结各类偏误数量及类型,根据形式偏误、句法偏误、语义偏误和语用偏误四种类型对偏误进行归类并分析偏误语料。第四章:根据得出的整理数据,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留学生偏误产生的原因。从主观看,包括留学生的成语使用策略和教师的教学策略两方面原因,从客观看,包括成语自身的复杂性、母语迁移作用和考试题目适配度三方面。第五章:从偏误分析得到的数据出发,依托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提出加强成语教学的建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教材方面和教学方面,教材方面包括课堂上增加辅助教材、教师指导使用工具书,教学方面包括教师需深入把握大纲和教师需重视偏误分析的结论。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指出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