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越南
“互联网+汉语教学”模式
在地留学生
摘要:
2020年以来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传统线下教学模式受到冲击,为顺利开展教学,汉语国际教育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延伸发展出了多种新兴的教学媒介方式,突破了传统汉语课堂教学时空及师资等诸多局限,实现了实时在线互动汉语教学。诸多学者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互联网+”教学模式和方法都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本文旨针对南宁师范大学面向越南“在地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应用问题,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课堂观摩及书面访谈等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总结出了南宁师范大学所采用的“互联网+汉语教学”模式的效果,并通过分析其教学背景、过程及结果,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此模式在面向越南在地留学生应用时的普适性及局限性。具体来说,论文为弥补对后疫情时代动态趋势变化把握不准的疏漏,通过厘清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明确其内涵,从国别化角度出发对“在地留学生”这一新群体开展了应用研究。充分考虑了师生所处环境的客观因素,对这一特殊教学群体的特征做了解读,对适用性做了更深、更广地探究。后又择取了南宁师范大学应用该模式教学最具代表性的两门课程,从考察教学环境、梳理教学程序、总结教学结果三方面完成了两个案例的分析。后针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对课前备课环节、课上互动交际环节以及教育信息化技术三个层面的改进建议。研究发现,在疫情期间“互联网+汉语教学”模式对越在地留学生的应用的确有效解决了时空限制、师资不足以及无法满足学习需求的问题,但仍然在教学资源、师生互动和互联网教学环境营造方面存在不足,故而进一步提出应该构建对越教学信息资源库;简化师生互动流程,开展线上中越学生交流活动;促进校企合作并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持。最后,针对前文的反思和建议尝试构建出了一种“AI双师+沉浸式”汉语教学模式。并从理论基础、操作流程、基本原则、实现条件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新,不仅比较了传统越南来华留学生与越南在地留学生之间的异同点,还对“互联网+汉语教学”模式在对越汉语教学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说明,其研究成果助益了国内对越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将为解决疫情下越南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提供一些借鉴,对教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完善有所启迪。同时,也希望本文能从国别化角度引起研究者们对新形势下“互联网+汉语教学”模式研究角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