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重动句边缘格式
基线/阐释模型
形式表征
构式意义
生成机制
摘要:
重动句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句式结构,一般将其典型格式概括为“VO+VC”。国内外围绕重动句的生成机制做了大量研究。国内对重动句的生成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宾补争动”视角与语言的功能视角。国外主要从形式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重动句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解释。一些针对重动句生成机制的研究发现了类似于重动句的“VOV的”构式与“VOLV”构式,并将它们称之为重动句的边缘格式。笔者将“VOLV”构式的状语由原来的时间、地点状语扩展到了更大的范围,形式上可记作“VOXV”。除了“VOV的”、“VOXV”两种构式以外,本文补充了另外一种重动句边缘构式,将其记作“一V就VC”构式。本文的研究目标就是借助基线/阐释模型对以上三种重动句边缘格式进行分析。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重动句边缘格式的形式表征、构式意义是什么?(2)是否可以采用基线/阐释模型解释重动句边缘格式的生成机制?研究结论如下:一、从形式表征角度来说,“VOV的”型重动句属于习语(部分填满),变项为“V”、“O”,不变项为“的”。“VOXV”型重动句属于习语(未填满),整个构式是由V、O、X三个变项构成。“一V就VC”型重动句属于习语(部分填满),变项为“一V”、C,不变项为“就”。三类构式分别与致使性重动句“VOV得C”、“VOLV”型重动句以及“一X就Y”构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二、从构式意义角度上讲,“VOV的”型重动句的整体构式含义是解释原因,确认事实,语义焦点是动宾结构VO。VOXV型重动句的整体构式含义是凸显动作发生时的状态,语义焦点是嵌入构式的状语成分“X”。“一V就VC”型重动句的整体构式含义是强调动作一经发生就达到某种程度,或有某种结果,语义焦点是动补结构“VC”。三、从生成机制上来看,动宾结构“VO”以及“一V”中的动词都已经去动词化。二者动词性减弱可以承担起陈述与指称的角色,成为了可以被限定、描述与评价的“事实”。前成分由陈述性与指称性成分充当,在模型中处于基线结构,位于动补结构之前。必须要拷贝动词的理由就是为了避免句法——语义联系无法建立以及构式含义模糊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