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学术汉语写作
身份构建
自我指称语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摘要:
随着2018年《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颁布,提高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的质量成为现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强留学生学术汉语写作,特别是学位论文写作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传统观念不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学术论文写作不仅仅是作者的客观陈述,还是作者向读者介绍研究成果,劝说读者相信自己的研究的过程,更是作者进行身份构建的过程。而作为构建作者身份最强有力的一种语言手段,自称语的相关研究并不少,但目前研究大多从跨语言对比的视角进行分析,从中介语视角考察外国留学生在学术汉语写作中的自我指称研究并不多见;且目前有关自我指称的学术语篇研究多从属于元话语总分类或互动元话语的次分类框架,对自我指称在学术汉语语篇中的使用特征和功能少有探讨。本研究聚焦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论文中的作者自称与身份构建,穷尽性地收集了2011年-2021年间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十一种权威期刊中与教学相关的期刊论文,自建母语研究者语料库,并以此为参照,对同一时段(2011年-2021年)华东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国留学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穷尽性地收集与统计分析,考察汉语非母语的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中的作者自我指称语使用频次和所构建的作者身份类型,并对二者的异同进行探究,以期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外国留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提供参考,提高其学术规范意识和能力,也为汉语作为二语的学术论文写作教学提供启示与借鉴。本文的研究问题如下:(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国留学生在学位论文中自我指称语的分布和使用有何特征?(2)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国留学生在学位论文中如何使用自称语构建作者身份?(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外国留学生在学位论文中自称语选择和身份构建类型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研究发现:(1)留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倾向于用“笔者”进行自称和作者身份构建;(2)留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主要构建研究者和观点持有者身份,但不同于母语者的是,留学生更多地在学位论文写作中表露自身情感态度,构建评价者身份,更少通过自称语构建语篇,吸引读者注意;(3)论文类型、文化背景、语言特征和学术传统等因素对留学生自我指称语的选择有影响,留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反复使用自称语,其原因可能是对于汉语结构的空间性特质了解不足;(4)相较于母语者,留学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中作者的参与度和主观介入程度更高。因此,在开展学术汉语写作课程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培养外国留学生学习和了解各项自称语及其不同的语篇功能,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可能出现的自称语选择问题有预判并帮助其提升自己的身份构建意识,从而更好地进行学术汉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