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多腺体疾病
定量诊断
预测方法
摘要:
目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旁腺病变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通过对骨与肾的影响而出现高钙血症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由于甲状旁腺数量的不固定,病变腺体可能多发,临床上容易漏诊,导致治疗失败。本研究旨在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腺体疾病的临床特征,探索并验证多腺体疾病可能存在的预测因子,减少疾病漏诊率。方法:收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手术患者218例,对临床所得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多腺体疾病与单腺体疾病在生化、影像学中的差异,初步得出预测方法,验证类MGD指数在国内人群中是否可行。结果:本研究共计女性患者65例,男性患者153例,平均年龄52.75岁,多腺体疾病14例,单腺体疾病204例。与单腺体疾病相比,多腺体疾病在颈部B超、颈部增强CT和甲状旁腺MIBI显像中漏诊的概率显著增加(P值分别为<0.01,<0.01,<0.01)。在探索多腺体疾病的预测方法中发现,病变甲状旁腺最大直径、术前甲状旁腺激素、术前血钙有显著性差异(P值=0.026,0.015,<0.01),计算Win指数(血钙和血清甲状旁腺素的乘积)也存在显著差异(P值<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多腺体疾病患者的病变甲状旁腺大小是唯一与单腺体疾病有明显差异的指标(OR=4.10,95%CI:1.39-11.99,P=0.01)。对相关因素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最大直径对多腺体疾病有着很好的预测能力(AUC=0.75,95%CI:0.65-0.87,P=0.01),同时血钙也可以预测多腺体疾病(AUC=0.69,95%CI:0.58-0.80,P=0.019),而术前甲状旁腺素、Win指数与腺体个数的相关性不强(P值=0.30,0.24)。诊断多腺体疾病的最大直径的最佳截断值为1.45cm,灵敏度为79.4%,特异度为57.1%;血钙的最佳截断值为2.62mmol/L,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64.3%。统计发现这14例多腺体疾病和204单腺体疾病之间的类MGD指数(结合Win指数,颈部B超结果及病变甲状旁腺最大直径评估)无明显差异(P=0.53)。结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行术前影像学定位,若为单个病变腺体,当血钙值小于2.62mmol/L或病变腺体最大直径小于1.45cm,应考虑多腺体疾病的存在;若为多个或无病变腺体,也需警惕多腺体疾病。利用上述预测方法可以辅助评估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多腺体疾病,减少术前漏诊,便于后续诊疗的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