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3d DSA
高压造影参数
摘要:
目的:探讨3d DSA下使用不同高压造影参数构建前列腺动脉(prostatic arteries,PA)血管显影图像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rostatic artery embolization,PAE)操作中的参考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1日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介入科行PAE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80例患者。根据术中给予患者高压造影剂用量参数的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各40人。A组:注射造影剂量5 mL/s,总量30 mL,压力400 psi;B组:注射造影剂量4 mL/s,总量24 mL,压力400 psi。对比A、B两组患者术中的手术操作总时长、一侧插管时间、一侧插管X射线辐射剂量、造影时疼痛值(NRS)、高压造影总次数、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随访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等指标,分析两组方案对患者术中及术后的参考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100%),A、B组患者手术操作总时长[(81.83±3.87)min vs.(105.27±4.52)min]、一侧插管时间[(11.67±0.89)min vs.(18.03±1.59)min]、插管过程一侧插管X射线辐射剂量[(434.58±19.11)mGy vs.(685.04±31.58)mGy]A组均小于B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造影时疼痛值(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造影次数、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随访前列腺体积、IPSS、QOL各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采用造影剂设定参数相较于B组能更好地指导术者寻找前列腺动脉,减少术中插管时间、操作总时长及X射线辐射剂量,提高手术效率,对PAE操作有重要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