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榉树醇提物乳膏
处方研究
体外透皮试验
良性前列腺增生
摘要: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中老年男性常患的一种进行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60岁男性的发病率高达50%。BPH可导致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并最终发展为不同程度的膀胱出口梗阻,其发病机制与慢性炎症、雌雄激素失衡、上皮-间质转化、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等有关。临床常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受体阻断剂两类药物进行治疗,但这些药物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超敏反应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民间有用榉树(Zelkova serrata,ZS)的根和枝叶的汁治疗前列腺肿痛的习俗。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榉树根富含槲皮素、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等黄酮类成分,这些成分可通过缓解炎症、降低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水平、竞争雄激素受体等途径,对BPH大鼠模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各成分的作用差异较大。为探索民间外用榉树治疗的整体效应以及用药安全性等问题,本研究将榉树醇提物制备成乳膏剂,并从体外透皮及BPH动物模型两个方面评价榉树醇提物乳膏治疗BPH的可行性,为验证民间使用榉树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开发新药奠定数据基础。本研究包括四个方面:1)处方工艺研究:乳膏基质筛选采用其他因素不变的单因素选择用量范围,然后以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榉树醇提物乳膏的处方及制备工艺;2)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了榉树醇提物乳膏中芹菜素、木犀草素及槲皮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外观、pH、粒径及三种成分的含量对榉树醇提物乳膏进行质量控制;3)体外透皮试验:利用Franz扩散池对乳膏的经皮渗透性能进行考察,得出总黄酮的累积透过量及释放渗透速率;4)以非那雄胺为阳性对照,考察本乳膏对BPH大鼠的作用:通过连续4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5mg/kg/d)诱导BPH大鼠模型,非那雄胺组给予1 mg/kg/d的非那雄胺,空白组给予空白乳膏,给药组分别给予4%、6%、10%的榉树醇提物乳膏,给药4周。用ELISA测定血清DHT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用HE、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考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来评估该乳膏对BPH大鼠的抑制作用。具体结果如下:1.榉树醇提物乳膏的处方工艺研究以外观、涂展性及物理稳定性为评价指标,优选的乳膏处方为:榉树醇提物5 g、白凡士林2.5 g、液体石蜡2.5 g、硬脂酸3.5 g、SDS 1.0 g、单硬脂酸甘油酯1.75 g、甘油6.5 g,氮酮1.5 g和羟苯乙酯0.005 g,加水至50 g。制备时将榉树醇提物加至水相,乳膏的载药量为10%。2.榉树醇提物乳膏的质量标准研究按优化的处方制备的榉树醇提物乳膏呈棕黄色,质地适中,涂展细腻。乳膏的pH值约为5.4,分散粒度约为120 nm,物理稳定性良好。建立了榉树醇提物乳膏的HPLC含量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经检测,该乳膏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分别为0.58±0.04 mg/g、0.49±0.03 mg/g、0.34±0.04 mg/g。3.榉树醇提物乳膏的体外透皮试验体外透皮结果表明,接受液中三种成分总含量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初始释放缓慢,在6-9 h接收液中的含量增加明显,9-12 h含量增加缓慢。12 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为55.34±1.62μg/cm2,各成分的透皮能力槲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结果表明所制乳膏可经皮肤渗透。4.榉树醇提物乳膏对BPH大鼠的药理研究榉树醇提物乳膏抑制了BPH大鼠模型的前列腺体积及前列腺相对重量,降低了血清中PSA及DHT的水平;减少了前列腺组织的乳头状突起并降低腺上皮组织厚度,改善了前列腺组织的病理特征;下调了关键蛋白TGFβ1及Bcl-2/Bax的表达,表现出抗细胞增殖的作用;上调了前列腺组织中E-cadherin的水平,下调了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从而抑制了BPH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研制出一种制备工艺简单、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的榉树醇提物乳膏,该乳膏可经皮对BPH大鼠展现出抑制作用,该作用与降低PSA及DHT的水平、下调Bcl-2/Bax相对表达、阻滞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有关,这或许就是民间外用榉树汁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