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能谱CT成像
肾上腺结节性增生
肾上腺皮质腺瘤
鉴别诊断
摘要:
目的:分析能谱CT成像多参数在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肾上腺皮质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肾上腺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肾上腺结节性增生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收集两组患者CT动脉期肾上腺能谱参数,包括40~140 keV的各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各配对基物质浓度,绘制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和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能谱参数对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CT显示两组病灶形态均为类圆形结节状,其中观察组病灶与周围腺体分界不清,未见薄膜。对照组病灶最大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1,P<0.05),而CT扫描动脉期CT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92,P<0.05)。观察组动脉期40 keV、50 keV、60 keV、70 keV及80 keV的各单能量CT值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61,t=6.542,t=7.010,t=6.773,t=5.223;P<0.05)。两组动脉期有效原子序数、钙-水浓度、碘-羟基磷酸钙(HAP)浓度、碘-水浓度、HAP-水浓度、水-钙浓度、水-HAP浓度、脂-碘浓度及碘-脂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36,t=6.670,t=2.931,t=6.231,t=6.416,t=2.716,t=4.355,t=6.655,t=2.6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4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水及脂-碘浓度鉴别诊断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和肾上腺皮质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高,分别为0.884、0.825、0.828和0.827。结论:能谱CT成像动脉期部分单能量图像及各配对基物质浓度对于鉴别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40 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碘-水及脂-碘浓度,可作为发现和诊断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疾病的有效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