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赋权理论
良性前列腺增生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摘要:
目的
(1)了解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需求。
(2)构建基于赋权理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该方案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1)通过目的抽样法,选择2022年5月~6月衡阳市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资料,并运用Colaizzi现象学法进行资料分析,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需求。
(2)根据访谈结果、文献分析及赋权理论模型,初步构建基于赋权理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调整及修改方案,最终确定“基于赋权理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终稿。
(3)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衡阳市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2023年6月至12月住院的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参照泌尿外科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赋权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采用《慢性疾病自我管理测量研究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分别在患者入院当日和出院后第3个月测评两组患者,并统计分析干预效果。
(4)采用Excel2019和SPSS25.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χ2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等。
结果
(1)根据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访谈资料,总结归纳出五个主题,分别是:自我管理知识、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信念、动态的自我管理指导需求、有效的社会相关需求。
(2)综合前期的访谈和文献分析结果,初步形成包含6个一级条目的“基于赋权理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初稿。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分别为0.85和1.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4和0.909;重要性赋值均数在3.41~4.76之间;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38和0.302(P<0.01)。
(3)最终有7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最终完成干预试验,其中,实验组39例,对照组38例。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临床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社会支持、生活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干预后,对照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维度中的体能训练和自我效能维度中的症状管理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自我效能得分均比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均比干预前缓解,前列腺症状评分降低,最大尿流率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条目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社会支持总分及各条目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相较于干预前,对照组患者疾病维度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除生理维度外,疾病、社会、心理、满意度各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
(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社会支持总分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中,除生理维度外,疾病、社会方面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有效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评分降低,最大尿流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普遍存在对疾病和自我管理认知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自我管理行为不当,他们渴望获得疾病知识、合理用药知识、康复训练、症状管理方面动态的自我管理指导,并希望得到有效的社会支持。
(2)基于赋权理论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也有利于引导患者合理科学地进行自我管理,促进自我效能的提升,此外还对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生活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