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克癃胶囊
良性前列腺增生
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信号通路
炎症
巨噬细胞
非那雄胺
摘要:
目的:基于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研究克癃胶囊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分子机制。方法:60只SPF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阳性药组(非那雄胺0.45 mg·kg^(-1)),克癃胶囊高、中、低剂量组(14.4、7.2、3.6 g·kg^(-1))。模型组及各给药组采用睾丸切除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的方法建立BPH模型,除正常组、假手术组外,各组大鼠在双侧睾丸切除后第8天,皮下注射丙酸睾酮的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纯水)。持续给药28 d后,称定大鼠体质量,处死大鼠并取前列腺,称定前列腺湿质量,计算前列腺指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CD68、Nrf2、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或磷酸盐[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IL-1β水平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CD68、CD80、CD86 mRNA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CD68、Nrf2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前列腺指数显著升高(P<0.01),并呈现典型病理改变,包括腺上皮增厚、腺泡腔面积缩小及腺腔内分泌物增加;前列腺组织中CD68^(+)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P<0.01),同时促炎指标CD68、IL-6、TNF-α、IL-1β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而抗氧化指标Nrf2、NQO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前列腺指数显著降低(P<0.01),病理特征明显改善,表现为腺泡腔面积增加、腺上皮和平滑肌厚度减少;克癃胶囊高、中剂量可明显减少CD68^(+)巨噬细胞浸润(P<0.05,P<0.01),下调巨噬细胞相关标志物CD68、CD80、CD86 mRNA的表达水平(P<0.01),同时上调Nrf2、NQO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0.01),降低IL-6、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水平(P<0.05,P<0.01)。结论:克癃胶囊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活化、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多重机制发挥治疗BPH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