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体能
训练
理论
方法
摘要:
竞技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理论的积淀与支撑,体能对于竞技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文献资料、观察访谈、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结合竞技健美操运动发展实践,以国际规则的演变为切入点,在分析项目及技术特征基础上,研究了竞技健美操体能的概念、结构、要素、分类及特殊属性;通过对优秀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体能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分析,总结其体能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体能训练的概念、科学理论基础、训练原则、训练内容、方法手段等内容进行了理论上的提炼,初步完成了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主要结论包括: 1竞技健美操体能是以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为基础,以专项化的运动素质连续、高强度、能动、综合、特异地表现复杂成套动作的运动能力。 2竞技健美操体能的特殊属性包括专项特异性、运动素质要求的全面性、高度的核心部位控制能力、体能与技能的紧密融合与可控性、动态性与阶段性、非衡互补性、评估的复杂性。 3竞技健美操体能在运动素质上表现为:以快速力量或静力性力量表现起跳、转体、落地、支撑、落地成俯撑、平衡、姿态控制的能力;以主动性柔韧表现踢腿、旋腿、劈腿、动作幅度控制能力;以无氧供能为主的混合供能的成套动作耐力;以动作、移动速度为基础的音乐应答、全场移动能力及高度的协调能力。运动素质是竞技健美操体能各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可概括为“柔韧是基础、力量是关键、技术是根本、耐力是保证”。 4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竞技健美操运动素质指标做了因子分析,提取了6个因子,所提取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0.541%;分别为能量系统因子、协同力量因子、腹部力量因子、上肢力量因子、下肢力量因子、背部力量因子。 5竞技健美操体能训练是促进一般体能向专项体能的转移过程,其重点在于提高难度动作体能和成套耐力体能。在整体控制方法上宜采用程序训练方法,难度体能训练方法体系可划分基础能力训练方法、技术质量提高方法、形成技术的方法;操作手段上应遵循内在难度动作技术链发展规律,以核心基础动作要求为起点,循序渐进地发展与目标难度匹配的专项运动素质,提高体、技能储备并实现相互间的正向迁移。力量素质训练是关键内容,训练中要以不同的负荷结构,实现多个部位从最大力量到快速力量的转变,成套耐力体能训练以发展糖酵解供能的无氧耐力方法为主,体能训练贯穿于周期安排的各个阶段并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