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华服饰文化
CEA框架
目的论
汉译英
翻译技巧
摘要:
中国自古以来便享有衣冠上国的美誉。其悠长厚重的服饰文化,时至今日,仍为现代国际时装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在提高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中华服饰作为华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体,能让身处不同文明的人们充分领略到中国服饰文化的丰富性,更是实现中外文化互融互通的隐形桥梁。但经本报告调查,中华传统服饰英译文本的质量参差不齐,因而如何选择妥帖的翻译理论或框架来进行中华服装的外译,值得深入探究。本翻译实践采选《中国服装简史》第一章“中国服装史概述”与第六章“隋唐五代服装”(中文原文约22,000汉字)为翻译主体,在李长栓提出的“理解、表达、变通”(CEA)框架指导下,结合目的论,旨在研究服饰文本英译所需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在翻译过程中,针对服饰文本中繁多的服饰、妆容、政治术语,译者在查证理解术语内涵后,使用意译、直译、音译加注等翻译手段准确传递语义;在翻译四字词和成语、复杂长句以及文言诗句时,译者通过提炼主旨,调换语序,适时增省译,实现了译文篇内连贯;为推动中华服饰文化的海外传播,译者对冗余重复,逻辑割裂的语篇,加以合并删改,插入恰当关系词,在整合变通中提升译文的可读性。本实践报告是对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与反思,也是“CEA+目的论”理论框架指导案例分析的成功体现。本实践报告中列述的翻译处理方式也为中华服饰文本外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