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附加价值
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技巧
句子翻译
摘要:
收入是决定生活条件的重要因素。由于许多国家收入上涨,日本人变得相对贫穷,这种趋势必须设法遏制。为什么日本人的收入没有增加呢?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偷懒。相反他们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而收入在这20年间几乎没有上涨,这在发达国家是非常反常的。为了研究以上问题,笔者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文本部分选用了日文书籍《如何提高日本人的收入》。本书的作者是野口悠纪雄,现为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财经研究所教授、日本一桥大学名誉教授。作者在此书中讨论的中心就是附加值等于赚钱能力,每个就业者的附加价值被称为生产率。因此,可以说收入是由生产率决定的。从统计数据来看,日本收入20年不涨的原因不是工会的力量减弱了,而是企业的赚钱能力停滞了。因此,要想提高收入,就必须提高企业的赚钱能力,消除其中的障碍条件,创造提高赚钱能力的环境。本次翻译实践节选了该书的第一章和第六章作为翻译材料,在尤金·A·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运用加译、减译、意译、倒译等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在做到内容信息对等的同时,尽可能在形式上也要求对等,力求将文本信息准确生动的传递给读者。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了翻译工作的重要意义。它既是信息的传递者,又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的桥梁。同时,笔者也意识到了翻译工作的复杂性,在翻译过程中碰到词典中无法查到的外来语,专业术语,惯用语时,会通过网络搜索,查阅资料,并与翻译策略相结合,将其转化为汉语。希望笔者的翻译经验可以对日语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笔者希望能够积累更多的翻译经验,提升翻译水平,进而更高质量地完成翻译任务。本翻译实践报告由以下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引言,阐述了此次研究内容及背景。第二章是翻译任务简介,包括任务来源和任务描述。第三章翻译任务过程,描述译前准备和翻译过程。译前准备包括作者及作品介绍、翻译理论指导、翻译过程中使用的翻译工具及相关书籍。翻译过程包括初译阶段、改译阶段和审校阶段,介绍了每个阶段翻译实践情况和进展。第四章为翻译问题及解决方案,笔者对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反复推敲,将典型的单词、标题、句子的翻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运用了加译、倒译、意译、分译的翻译技巧,尽量做到使译文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第五章翻译实践总结,对本次翻译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做出总结。如专业知识的缺失,以及自身汉语表达能力的问题。本次翻译实践是一次很好的经验积累,更是对自身翻译能力的一种检验,在此过程中,笔者也接触到了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收获颇丰。最后,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翻译实践,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