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多模态
中国科技形象
对外“自塑”
翻译方法
翻译技巧
摘要:
当前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为提高自身在全球的科技话语权,中国有必要对外正面展示国内科技成果,但目前,某些西方国家却捏造出“中国科技威胁论”,利用各类政策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同时,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利用多模态语篇,而非纯文本一类单模态语篇了解世界。基于此,多模态视角下中国科技对外形象“自塑”及翻译研究的开展十分有必要。本论文借助多模态隐喻、多模态话语分析等理论,运用语料库分析、ELAN多模态标注等软件,综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探索双语纪录片中各模态共同塑造出的中国当代科技形象维度,并结合具体的形象维度以及视频字幕文本特点和翻译难点,探讨现有中国科技形象对外“自塑”纪录片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可取之处与不足、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综合主题分析和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在由CCTV中文国际发布于Youtube平台上、观看率较高的中国科技形象对外“自塑”纪录片中,包括多模态隐喻镜头在内,字幕与图像、声音间形成互补或非互补关系的多模态视频片段,塑造出了科技贡献者不惧挑战、刻苦钻研、其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世界领先、服务大众的中国科技形象,而这一形象由相互关联的三维度构成——科技创新成果、科研挑战与科技贡献者。纪录片的字幕特征涉及专业类表述、文化和语言类特色用语等,图像特征为不同距离及角度的镜头配合字幕构建意义,声音特征为多种节奏、音调、节拍的音乐配合其他模态表意。针对科技形象“自塑”翻译,在各种多模态关系下,俗语和文化负载词意译为佳,四字格、三字格和原理介绍更宜直译,但皆需保证译文简练、搭配和语法正确、避免使用倾向性用词,同时,为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减译、转换、增译等常用翻译技巧均有所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纳入更多与中国科技相关的双语视频,还可以与国外科技相关英语视频展开对比研究,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研究结果。